秋风送爽,沂水县崔家峪镇南垛庄铺村农村大舞台人如潮涌,四处洋溢着欢声笑语。演职人员带来的一场场视觉盛宴让观众大饱眼福,吸引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驻足观看,掌声阵阵,笑声连连,广场成了歌舞的海洋。
这是沂水县开展“千场公益演出送基层”活动的现场写照。文艺工作者们通过一系列紧扣时代发展主题的文艺节目,与村民共议发展成就、共话文件精神、共谈乡村振兴,有温度地传递了党和政府的声音和关怀,为广大基层群众送上精神文化大餐,演绎出了一场新时代乡村振兴大戏。
常态长效有盼头
今年是“千场公益演出送基层”文艺宣讲的第9年,沂水县1040个行政村都留下了文艺宣讲人员的身影。
县里每年列支300万元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对以县文化馆为主开展的文艺宣讲按照每场2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对全县镇村文艺宣讲每场补助300元。资金的支持保障犹如引入了源头活水,切实提高了广大文艺宣讲员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宣讲工作的深入开展。
县文化馆借助流动舞台车,每年开展文艺宣讲百场以上,镇村两级草根文艺宣讲队伍负责900场以上。文艺宣讲每到一处,当地群众口耳相传,吸引周围十里八村的百姓到场观看学习,辐射作用明显。
截至目前,全县各类文艺宣讲场次达11550场,形成常态长效。文艺宣讲契合人们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沂水县连续多年在全市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测评中位居前列。
形式新颖有看头
“齐鲁文化之星”、敬业爱岗类“沂水好人”……全县涌现出的一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宣讲员连续多年倾情付出,打造了沂水文艺宣讲这一响亮品牌。
一年365天,平均2-3天一场文艺宣讲,成为支撑起“千场公益演出送基层”文艺宣讲的脊梁。
全县成立130多支庄户宣讲剧团,2500名民间“草根文艺宣讲员”形成县、镇、村三级宣讲网络,通过歌曲、舞蹈、相声、快板、小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群众爱看、想看,切实增强宣讲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此外,每次文艺宣讲前都播放精心制作的“七讲七进”文艺宣讲微视频,吸引群众观看,为文艺宣讲暖场。
文艺宣讲员用方言讲理论,通过广播喇叭“村村响”进行播放宣传,使理论通俗易懂、更接“地气”。
内涵丰富有学头
近年来,沂水县组织广大文艺创作人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深入了解群众需要,回应群众需求,节目内容持续更新,节目形式多样新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常演常新。
围绕全县新旧动能转换、移风易俗殡葬改革、招商引资、精准扶贫、全域旅游、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每年到全县各个乡镇(街道)开展采访采风活动20余次,创作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各类宣讲作品400余件。
如山东快书《宣讲十九大》《歌唱十八大》,让党的政策家喻户晓;创编现代京剧《飞雪杨柳泉》,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创作小品《邻里之间》,倡导邻里互助,倡树文明新风;小戏曲《党的政策暖人心》,让群众深入了解第一书记工作;情景故事《爱心红蜡烛》《金色的希望》,生动诠释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移风易俗反映全县殡葬改革的方言话剧《樱桃崮下》等。这些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的宣讲作品,深受群众欢迎,真正让大家学到了“真经”。
沂水县在理论宣讲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群众满意为导向,变“讲什么要什么”为“要什么讲什么”,实现“群众点单”,通过讲党的新理论、新政策,讲全县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效,讲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不断提升干部群众激情创业、奋发进取的信心和决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
目前,全县每年开展文艺宣讲1400余场次,受众30余万人次。
【沂水:文艺宣讲进乡村,精神文化暖人心】相关文章:
3.班主任实习报告
4.读《祖父》有感
6.酒店培训心得体会
9.餐厅主管工作计划
10.办理工伤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