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火起来、实起来

时间:2021-12-04 20:52:16 社会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是革命老区,是威海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方,走出了170多位共和国将军。要面向基层讲好党的故事、荣成革命故事、荣成英雄儿女故事、荣成发展故事,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荣成聚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突出当地特色、突出学用结合、突出惠及群众、突出担当作为,做好“规定动作”,抓实“自选动作”。

  荣成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距韩国94海里,是山东半岛离韩国最近的区域。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被誉为“中国渔民文化之乡”“中国大天鹅之乡”。

  荣成市也是革命老区,是威海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方,先后走出了170多位共和国将军和郭永怀、宋健等6名两院院士。去年,荣成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宁津街道东墩村获得“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荣成市将党史学习教育同理想信念教育、干部作风大改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合,组织开展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共开展各类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4400多场次,覆盖群众13.9万余人,取得良好效果。

  

  创新宣讲模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新时代文明实践之青年读党史、百年再回眸。大家好,我是崂山街道宣讲员小张,由我带大家一起回顾‘党史上的今天’……”在崂山街道,村民们会在茶余饭后“村村响”大喇叭里定时收听青年志愿者讲党史故事。

  这样的学习已经持续两个多月。

  受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传递到哪里,党史学习教育就推进到哪里。

 

  荣成市将理论宣讲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合,面向基层讲好党的故事、荣成革命故事、荣成英雄儿女故事、荣成发展故事,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宣讲队伍活。荣成建立起市镇村“三级书记”、部门“一把手”带头宣讲制度,市委书记作为“1号宣讲员”,以上率下开展党史宣讲。在已有的“红宣讲”、永怀宣讲团等70余支专业宣讲团队基础上,吸纳老党员、百姓名嘴、红领巾等群体,成立了“和风习语”宣讲团、红领巾宣讲团、“船声筒”海上巡回宣讲团等特色党史宣讲团队200余支。精心选取习语金句,结合荣成实际形成25万字的宣讲教材《和风习语》宣讲书目,深入基层开展“菜单式”宣讲1000余场次,覆盖群众10.8万余人次。

  宣讲阵地活。荣成市将宣讲场所搬到了街头巷尾、工厂车间、海洋牧场、农村大集等,以拉家常、讲故事等形式,增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比如,在暖心食堂开展“餐前一刻钟”党史宣讲,为就餐老人们讲党史,同唱革命歌曲,邀请老党员分享亲身经历,引导老人们听党话、跟党走,叫响了“黄金一刻钟”微宣讲品牌。联合公交集团打造“百年党史”主题公交车厢,将原有的“红色文化”等20余辆“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公交专车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更亲民的流动党史学习教育阵地,目前已覆盖全市500多个村庄和社区。

  宣传方式活。荣成市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渔家、红色文化等结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浸润人心。

  比如,作为“中国渔民文化之乡”,广泛开展“指路明灯共产党——渔家秧歌培训”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对22个镇街千余名文艺骨干进行手把手培训100余场次;结合荣成籍“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郭永怀的英烈事迹,创作《苍穹之恋》《郭永怀》等红色剧目,巡回演出总计达200多场次。

  活用互联网+让党史学习教育火起来

  4月13日上午,学习强国“强国实播”走进荣成龙山革命纪念馆,带领观众一起线上逛红色展馆、追历史印迹、听革命故事、悟初心使命。当日播放量超过10万人次。

  革命老区荣成拥有郭永怀事迹陈列馆、龙山革命纪念馆等107处红色印迹点和24处党性教育场馆。为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荣成市将家门口的红色资源作为一本本“活教材”,融入广播电视、“村村响”、抖音、学习强国等载体。

  800多个镇街、村居文明实践所、站,利用“村村响”大喇叭、电视等,常态化播放优质党课、模范典型事迹和红色经典电影等,策划开展了“青年读党史、百年再回眸”等线上活动,组织青年宣讲员通过广播、录制视频等形式,带大家回顾“党史上的今天”。

  在电视、报纸、政府网站等媒体,开设“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等专题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700余次;摄制百集电视专题片《为了人民的利益——荣成先锋》,录制的《红印迹直播间》已在山东省党员学习平台“灯塔”、学习强国威海学习平台等众多平台播放43期;录制荣成党史音频50多集,在广播、直播荣成APP早晚定时播出……荣成的党史学习教育典型经验做法被新华社、学习强国、大众日报、山东新闻联播等中省媒体、平台报道300余次。

  突出为民服务让党史学习教育实起来

  “没想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真让我们遇上了。”中午时分,斥山街道盛家村83岁的老人闫荣洪,准时来到村里的“暖心食堂”,在食堂服务的“巧厨娘”志愿者把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鲅鱼水饺和炒菜端到他桌前。

  这样的画面,每天都在荣成大小村居上演。

  荣成市围绕解决农村老人“一餐热饭”的问题,在全市推行让老人免费吃饭的“暖心食堂”,成立“巧厨娘”志愿服务队,由志愿者轮流做饭,同老人聊变化、讲党史、颂党恩,让1.2万名老人在有温度的红色宣讲中,更加理解人民福祉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荣成市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发展、民生各项工作深度结合,策划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让效率更高、服务更周到、群众更满意、学习更有成效。

  围绕服务群众,结合扶贫帮困、邻里守望、乡村振兴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2000多场次,带动10.2万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如组织新任村“两委”班子开展“开门一件事”活动,结合村情探索出“党支部+志愿服务”等30余个“新点子”,策划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一批富农惠农项目,打造了利民社、暖心食堂等便民场所3000多处,覆盖全市800多个村居。

  围绕服务企业,荣成创新企业挂包制度,既抓党建,又送服务。在原有306家挂包企业的基础上优化调整,确定了100家骨干引领企业、100家重点成长企业作为挂包对象,形成“双百”挂包格局;由32名市级领导带头挂包,150名各部门中层骨干重点挂包,逐家企业制定差异化挂包服务方案,着力帮助解决问题,用最主要的干部资源、最有力的改革措施,全力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优化提升行政服务,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和各窗口服务单位聚焦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创新“网格式审批”“情景式审批”“保姆式审批”等多种形式,组建了35人的“上门服务”小分队,策划推出了“跨海登岛”送服务上门、“爱心陪伴”服务老年人、互联网+视频勘验、情景式审批等26项新举措。

  截止到目前,累计通过民生综治平台等高效处置各类民生诉求2.7万件,为企业制定服务措施600余条,替企业解决559项“卡脖子”难题,一季度企业综合满意率达93.8%。

【荣成: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火起来、实起来】相关文章:

1.单位领导的辞职报告

2.读名著《三国演义》有感

3.班主任实习报告

4.读《祖父》有感

5.管理系统的心得体会

6.酒店培训心得体会

7.《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8.初中秋季军训心得体会

9.餐厅主管工作计划

10.办理工伤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