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2-02-27 16:22:02 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

  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头。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该的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谊,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2

  何为爱?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所认为的爱往往是人们之间的喜爱,但是真正的爱却在《傅雷家书》中淋淋尽致的体现,望着前方炎炎烈日,聆听着蝉儿“吱吱”的鸣叫,翻开面前的书本,借着翻动的纸张从字里行间中侧面感受一位海外留学的游子的爱。

  文章从不断的书信中讲述着傅聪的海外留学的成长之路,父母通过书信告诫傅聪要有一颗爱国之心,不论获得了多大的荣誉都不能自傲,要懂得谦卑,在傅聪失恋时,傅雷鼓励傅聪应该做到心理平衡,分析原因勇于面对,并且吸取教训,而在傅聪得奖时从信中表达出了一种激动与欣慰之情,又在日常生活中教会了傅聪如何理财,把全身心投入艺术,正因有了这位严厉与温和的父亲理解他,教导他,他才能在国外取得成功,在艺术上卓有成效。

  在毎封信中,傅雷在傅聪失恋时,借太阳过于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过猛,也会淹死庄稼,告诫他要爱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达到心理平衡,才能不因回忆而痛苦,借这种心态才能茁壮成长,在不为人知的尘世中才能变得坚强,又在信后告诉他倘若认为这些话是正确的,有作用,当再次遇到痛苦与困难时,拿出信来读几遍,每当写信之时,傅雷都苦心孤诣地教育孩子,严格要求孩子,只为儿子能够理解他的一番苦心,懂得爱父母,理解父母的爱,将父母的爱传达到心灵深处,在任何时候都能想到他们的教诲,同时在傅聪获奖后,傅雷与他的母亲都为此十分激动。

  但是谁能想到他成功的原因正是因为傅雷不断地教育他要有一颗赤子之心,心怀祖国,因为祖国是生你养你的地方,正因为心怀有赤子之心,所以傅聪在外国不断奋斗之余依然想着祖国,在他寄给父亲信中,他总向父亲诉说他十分喜爱读诗,尤其是李白杜甫的诗,这些短短小诗随无多大用处但是这正能体现傅聪热爱名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在他成功的道路上起着重大的作用。

  再回想一下,如今的社会中,人们是否有真正理解爱呢?如今的人们只是懂得情侣之间的一种爱,却很少有过真正的对祖国,父母,名族文化的爱,似乎他们也不曾理解爱,正因此所以在中国的乐坛中没有再出现任何名人,如果我们没有爱,我们就是行尸走肉,在肉体上没有灵魂。

  用爱来温暖自己让自己的生活与灵魂变得更加充实,用自己的温暖传达爱,温暖这个世界。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3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因此傅雷夫妇成为中国父母的典范。

  一、 傅雷的爱子情深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 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这些语句摘自《傅雷家书》,是傅雷老师写给他儿子傅聪的。从上面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后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从八月怀胎到十月分娩,家长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肉之情。

  二、 傅雷对儿子的鼓励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蹬峰顶。”

  这是傅雷老师,听过儿子傅聪的录音后,对儿子所讲评的。这里面包括了,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更让其有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

  三、 傅雷的嘱咐

  “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总放不下。儿子面临社会千变万化,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过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径。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阳的希望。父母走的弯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他们能比自己“更上一层楼”。为人父母的都是这样吧。

  四、 母亲的关心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体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

  要说还是母亲的心细,父亲在儿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亲在最细微的地方--儿子的感情问题着手,给儿子一明确的道路方向。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那里。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把握住方向的分寸。这样有助于我们成功。

  五、傅雷爱子心切

  “孩子,我谑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离别之时,父亲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残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错误。哎,其实这是爱子情深啊!“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傅雷老师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听来笑话,哪里有父亲虐待自己的亲生骨肉的呢?俗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师用的是严父底下出才子。平时,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实行“暴力”,这也是恨铁不成钢啊。毕竟父母们都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啊!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4

  《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经典,是对孩子教育的文字篇本,也是一部艺术修养读物。 信中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也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也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当我读这本家书,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感到里面有老师的教导,有长者的叮嘱,更有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有不同于很多父母的关爱,有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使人找到了另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平时许多家庭的教育不恰当,家长都没有用心与孩子沟通,没有正当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步入歧途,最后后悔莫及。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家庭暴力,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不但没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让孩子变得反叛。家长要用合适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长们应该拜读这本《傅雷家书》。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以从《傅雷家书》的字里行间中看出来。他身为一个教育家,文学家,自然想要教育孩子成为和他一样的人。他对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都有研究,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使得他培养的对象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后来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

  傅雷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告诫“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使读者印象深刻,颇有感言。

  读《傅雷家书》你会发现傅雷在每封家书中都不写白字,这既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教育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做事要认真。你还会发现傅雷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例如有的信就十分短小,简要地说明用意就好了。在他的绝笔中也可以看出,事物的清单一项一项的,一点也不凌乱,一点也不像出自面临死亡的人。还可以看出他不但治学严谨,而且富有责任心和强烈的爱国和爱子之情。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为激励儿子时刻保持谦卑,不惧怕孤独,要勇于攀登艺术的止境,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傅雷劝戒孩子要正确面对情绪上的跌宕。

  父亲和孩子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两代人间的感情永远那么深厚,永远是享用不尽的财富。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挚朴。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做势。《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了,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纵使以如此之大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未知能有几人,因为这确实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学贯中西,儿子也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在相互尊重和爱护的基础上达成充分的默契。 傅雷说他要和他的儿子是最亲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种父子关系啊,他还说恋人和爱人之间也是一种亲密的朋友关系。只有在互相的鼓励和互相的支持下,有着最丰富最真实的心灵的沟通才是最让人羡慕的。

  我觉得读书真的可以丰富人的大脑让人变得平静。而且文学和艺术,还有音乐都会给我们心灵的熏陶。我们在那里面吸收的养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我现在深知这一点。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对于文字的理解多于对于那些更加直观的东西的理解,当他越是需要人的体会的东西我就理解得越深些,这可能也跟天性有关。在我看来,一切内心地感受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而越是心灵相近的人越是能够深刻理解和体会。如果心情郁闷了不妨就写出来,等年老了再回过头来读,发现年轻时的心情真的是很难得的阿,而老去的心也不可能再有年少时的感受了。真的觉得人生在世能够得到一个心灵相通的朋友成为心灵的读者是一件非常让人高兴的事情。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5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情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爱情的苦汁早尝,壮年中年时代可以比较冷静。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

  一个又一个筋斗栽过去,只要爬的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一切零星小事都要想周到,别怕天热,贪婪,一切事都要做妥帖。最要紧,不能怕烦。

  孩子,希望你对实际事务多注意些,应办即办,切勿懒洋洋的托宕。dang

  在外好好利用时间,不但要利用时间来工作,还要利用时间来休息,写信。别忘了杜甫那句诗:“家书抵万金”

  但主要是你心灵最优秀最突出的部分,从人家那儿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的种在自己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这样你才能把独立的特点培养的厚实。

  你记住一句话: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里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忙着吸收新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万不要让人误会。

  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

  你别把“比赛”太放在心上。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全力,无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平日也可减少负担,上台不致紧张。

  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耽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有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慢慢的你会养成一种心情来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从蹈覆辙。一个人唯有勇敢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度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学生本人要先具备条件:心中没有的人,再经名师指点也是枉然。

  学西洋画的人第一步要训练技巧,要多看外国作品,其次要把外国作品忘得干干净净——这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同时在追求自己的民族精神与个性。

  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活动,也不是体力劳动,而是操心。

  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事后要补足功课,这个对你的精力是有妨碍的。

  你提到完美,其实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完美。

  磨难人最厉害的莫如不知不定。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6

  看傅雷家书,觉得收获很多。我总想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奉献那是一件多么崇高而伟大的事情,同时也会让自己的人生得到更加丰富和更加充实的经历。我现在似乎已经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标,虽然以前是盲目的。

  其实爱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的内心空虚。只要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就会有所收获,我也深知其中的道理。就像傅雷说的也许金钱物质方面不能给予你足够的回报,但是学术和艺术一定会给付出的努力以一个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带来未来生活的无忧无虑,但是它起码可以带给我们心灵的充实。我深信如果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会得到进步和满足。

  傅雷说他要和他的儿子是最亲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种父子关系啊,他还说恋人和爱人之间也是一种亲密的朋友关系。只有在互相的鼓励和互相的支持下,有着最丰富最真实的心灵的沟通才是最让人羡慕的。我觉得读书真的可以丰富人的大脑让人变得平静。而且文学和艺术,还有音乐都会给我们心灵的熏陶。我们在那里面吸收的养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我现在深知这一点。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对于文字的理解多于对于那些更加直观的东西的理解,当他越是需要人的体会的东西我就理解得越深些,这可能也跟天性有关。在我看来,一切内心地感受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而越是心灵相近的人越是能够深刻理解和体会。

  如果心情郁闷了不妨就写出来,等年老了再回过头来读,发现年轻时的心情真的是很难得的阿,而老去的心也不可能再有年少时的感受了。真的觉得人生在世能够得到一个心灵相通的朋友成为心灵的读者是一件非常让人高兴的事情。其实傅雷在信中写的,他的性情激烈,然而他的夫人却能用宽厚和委婉之心体谅,虽然受到了很多的折磨却可以成为思想上的伴侣,这也是傅雷的福气啊!

  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

  一,讨论艺术;

  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7

  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理解良好的家庭教育,最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能够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个性是能够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我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我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我,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就应就是傅雷自我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8

  翻开页页泛黄的书信,散发着淡淡墨香,眼前仿佛是父亲殷切的期盼,母亲慈祥的笑容。正所谓“润物细无声,”《傅雷家书》是父亲对儿子无声的爱。

  一封封家书寄托了傅雷对儿子艺术上的告诫,精神上的勉励。《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至1966年写给儿子傅聪儿媳弥拉的家信,从一纸纸泛黄的家书中,我看出傅雷与傅聪已超过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在散发缕缕墨香的家书中,不仅是给予儿子艺术上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读完,我深受启发。

  我从小就有一个学医的梦想,由于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我看见了医务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医者仁心,这使我更加坚定了这一梦想。梦想终归是停留在脑海里的幻想,学医的第一步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但偏偏,我的成绩不理想,我想过努力,但每次都有千万种借口打败。当读到“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时,我幡然醒悟,一味地责备自己,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唯有用行动才能证明心之所向。我决定用行动证明一切,不让梦想成为空谈,不被借口打败,而是打败借口。

  从这本书中,我读出了父子之情,读出了艺术修养,更读出了人生哲理。这对于傅聪,更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来说,都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9

  初读这本书,我感到不解,家书而已,何必编成一本书,让我们阅读,但毕竟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本想草草看完,草草了事,但渐渐的越往下看,我便被里面至真至情的一百八十七封漂洋过海的家信所深深感动。这本书里面记载的是一对父母对常年不在家的儿子的刻入骨髓的思念之情,通过书信来教育孩子学做人做事的道理。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与孩子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惟一的伤感,不足便是傅雷夫妻至死也未能见上两个儿子和未真正见面的孙子,便含冤而死,令我感到惋惜,也让我气愤,憎恶当时的年代,多少像傅雷一样的文人死于不白,可恨!也可恶!

  这本书,是傅雷夫妇与长子傅聪间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的实录,由傅敏选编。傅雷一生孜孜不倦,在文学上作出了极大贡献,而且呕心沥血的培养了两个孩子,他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在信中,他对傅聪写到过这样一段话:“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这里写出的不仅是对儿子的苦心培养,还是对儿子深深的爱,虽然儿子已长大,能独自一人在社会上,以至于是在国外初露头角,在父亲眼里,他永远是一个需要父母扶持,关爱的孩子。

  在别人眼中,这本中尤其在现代社会,对于现代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是示范和启迪,但它在我眼里是柔情蜜意的“情书”像是相隔两地不能相见的情人,在漫长孤寂的日子里,在他们的世界里的颜色是漫天的灰暗,这封薄薄的书信,几张黑白单照,就是闯入他们世界的一抹彩虹,因为有它,生命才有了活力,才有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因为有它,世界又重新妆点,变得五彩缤纷,他们虽没有出过远门,但他们通过书信,和自己心爱的儿子一起遨游天下,看尽凡尘美景,各地名胜古迹。在这里面,我读出了一份喜悦,一份淡淡忧伤,思至一夜之间满头银发的痛彻心扉,连做梦都不曾放过。看着他们的这份情深,我都不免有些为他着急,为什么,明明想念极致,为何不把对国家的情谊先放置一边,随着自己内心的渴望,“疯狂的干一回”,见见所爱的人。又或者,傅聪赶回家休息一段时间,陪陪那两位可怜的父母。那种情绪,我从未体验过,一人远在他乡,多年没有与父母见上一面,这种苦,在口中回味,久久不能去除。

  那两地相隔的父子,情感都有增无减,那我们呢,明明每天都在一起,心的距离却是如此的遥远……

  傅雷,可谓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真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呀!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0

  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我的作文虽然还不太优秀,但我一直在努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或许是所有家长教育子女时的共同想法,然而,成功者屈指可数,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傅雷家书》是傅雷先生与妻子及两个儿子的家信收录集,整本书体现了傅雷先生和妻子对儿子成长的关心和期盼。楼适夷先生曾经评论道:“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章。”

  那么,为什么傅雷先生的教育能成功呢?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应该就是他的教育方式。他和儿子都是艺术家,因此他们能谈论的内容很多,傅雷不会一下子去强求傅聪做什么事情,而是慢慢地教导,循序渐进、循循善诱,这样可以让他的儿子更能理解父亲的教育想法。在意见产生分歧时,傅雷不会随意斥责和强迫傅聪,而总是以探讨的语气来写信沟通,维持他们良好的父子关系。

  其次,傅雷的教育内容很贴近傅聪的生活。他的家书中包含了给傅聪的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各方面的建议,这些都是对傅聪的日常生活有用的建议,而不是泛泛而谈一些长远道理,他以一个过来人的口吻给与儿子生活上的帮助。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没有了父子间的隔阂,只有朋友间的亲密,这也正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所需要的。

  还有一个原因,傅聪是对父亲的教育心服口服的。现在许多年轻人,和父母说几句话就会不耐烦,但傅雷父子之间可是通了上百封书信呢!同时不只是傅雷教育了傅聪,傅聪也给了傅雷不少的启发。“我从你身上所得到的教训,并不比你从我身上所得到的少。”傅雷这样说。

  其实傅雷的愿望,与现在的多数家长又差得了多少呢?他也是一位严厉、尽责、爱子的父亲,但就是因为教育方式的不同,才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我认为傅雷这种成功的教育方法是值得学习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

  《傅雷家书》是一把打开智慧之门、启迪心灵之窗的钥匙,也是每位父母、每个孩子必看的一本好书,它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何为“成功的教育”。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这就是《傅雷家书》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

  《傅雷家书》是傅雷暨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等的中外家信,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洋洋万言,字字涌动,阅者无不为傅雷的精神感动。信中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看一部家信录,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冰心世界,我们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谛。

  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父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2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quo;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quo;。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quo;家&quo;,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quo;为什么&quo;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弗兰西斯。培根曾说:&quo;人类的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quo;我们都渴望成功,希望做一番大事业,这就需要智慧的指引。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将告诉你所有迈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打开财富的智慧之门,开创你辉煌的人生!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3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推荐。圈圈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刻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能够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个性是学钢琴的能够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正因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因此,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就应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人类的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我们都渴望成功,期望做一番大事业,这就需要智慧的指引。

  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将告诉你所有迈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帮忙你打开财富的智慧之门,开创你辉煌的人生!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4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刻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能够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联,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正因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味道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户外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正因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此刻,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5

  傅雷夫妇不愧被称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了两个孩子长大,成人,成才。但究竟是哪一股力量推动着傅雷亲笔写下这万字家书呢?我想这大概是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吧。不错,如果没有父亲的苦心指点,对儿子的因材施教,那也不会造就如今令中国引以为傲的钢琴巨星了。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子承父业这一说法和规矩,傅雷明明可以使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翻译,然而他不仅没有逼迫傅聪学习翻译,反而对儿子的音乐前途极为重视。即使在自己身体衰竭时,也同样废寝忘食的给远在波兰,英国留学的儿子指点,让他去拜访一些音乐名家,参观博物馆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

  傅聪所欣赏的每一场音乐会,他都会大到钢琴家,小到一个音符进行一番详细的评论,就连演奏的一个手指的起落细节都会细细的引出一张书信般篇幅的讨论。傅雷不仅做好了一个令人啧啧赞叹的父亲的本职角色,更是以一个良师益友的形象陪伴着儿子。

  在傅聪出国留学的十二年里,他亲手写下总计两百二十五封信件,平均每十八日就要写一封,频率极高。更令人敬佩的是,《傅雷家书》中精挑细选的一百三十二封信中,每一封都是对自己和家中琐事草草了之,对傅聪的关怀却是无微不至,特别是在健康问题上。而且在几十封中都提出让傅聪接触大自然,简直不厌取烦,这大概也是父爱的表达方式吧。

  我们在傅雷身上能看到的不只是伟大而深沉的父爱。在1957到1958年间,傅雷曾被打上了右翼份子的旗号,被捕入狱。为了不影响到在国外研读的儿子,傅雷夫妇始终也没有告知傅聪半点实情。从这件事中,我看到了傅雷身上的隐忍和坚韧,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民族精神。

  假如当年他告诉了傅聪实情,担忧父亲安危的儿子定是会无法专心钻研学业,而不断分心,也不会造就今日如此巨大的成就了。

  在傅聪看来,父亲的教导是否严厉苛刻,自己的空余自由时间是否足够,也许有时会感到烦躁,但他明白,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为了他的未来,他坚持着,今天也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荣耀和辉煌的成就吧。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