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第二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2-01-17 12:22:00 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第二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年闰土》第二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少年闰土》第二课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第二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

  少年闰土

  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1、过渡语: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

  (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4、“闰土”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请一生读第三自然段。看哪位同学知道“五行”的意思。

  三、引导学习闰土和“我”谈的四件事

  过渡语:

  “我”和闰土可以说是一见倾心,他们俩个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第二天他就给“我”讲了好多稀奇的事。闰土给“我”讲了哪些稀奇的事?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闰土向“我”讲了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少年?

  2、交流汇报。

  3、课文中写这四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写的?

  (对话形式。)

  4、那好,现在请大家先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6~16自然段课文。

  (一人读闰土说的话,一人读“我”的,另一人读叙述者的,还有一个同学认真听,看是否读出人物特点,感情。)

  5、小组练读。6、指名小组读。

  四、指导学习第一段

  1、闰土讲的四件事中,哪一件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瓜刺猹。)

  为什么说是这件呢?

  (因为课文一开始写作者回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也是看瓜刺猹的画面。)

  2、引导学生想象第一自然段描工的画面:

  大家想一想:

  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体会感情。

  4、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现中,“其间有一个少年”,“其间”是什么意思?

  (那中间,课文指西瓜地。)

  5、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刻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的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⑴学生找后回答。

  ⑵板书:

  听、捏、走、看、刺

  6、对于这么美的一段文字,我们一定要把它背下来,下面请大家一起再读一遍第一段。

  五、总结

  这一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少年闰土的外貌和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这四件事中又以“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作者和我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在学习中我们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大家都积极思考,相互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作业

  大家下课之后,继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讨论体会。

《少年闰土》第二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4、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

  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句子。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查找鲁迅先生的有关资料;课文插图及重点语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隶书“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

  2、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导语及资料袋中对鲁迅先生的介绍谈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也可以谈自己从课外书中获得的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3、教师简介鲁迅先生。

  4、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来了解鲁迅先生。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他的一篇作品。(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5、出示课文插图:图上这位十一二岁的少年就是闰土,鲁迅儿时的好朋友。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质疑。

  4、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只知道

  无端稀奇

  素不知道如此

  如许从来不知道

  希奇其中

  单知道无缘无故

  5、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三、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的?速读课文第4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出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

  3、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4、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1)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

  (2)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5、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闰土外貌的段落、语句。

  四、随文练笔,进行仿写

  1、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

  2、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3、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是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从对“我”和闰土初次会面时对闰土的描写中,我们体会出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写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呢?(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这篇课文还描写了闰土的哪些方面?(语言)

  请你们细细地品味6—16自然段,边读边想闰土向我们讲述了几件事?

  二、再识闰土,探究深读

  1、学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师生交流,适时板书:雪地捕鸟、夏日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

  4、用你们所说的那种感受读这几段话,相信会读得更好。练好后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一评。

  5、学生自由练读。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自然段,看谁能让大家身临其境。(每件事采用不同的方式指导朗读。如,“雪地捕鸟”让学生边朗读边表演;“看瓜刺猹”教师可扮成“我”引导朗读,调动学生情绪。)

  7、在这四件事中,你对哪件最感兴趣?为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最感兴趣的事,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8、那么哪一件事留给“我”的印象最深?以至三十年过后,我回忆起闰土来,头脑中首先会浮现出来它的画面呢?(看瓜刺猹)

  (1)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

  (3)轻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景色描写烘托气氛,动词的恰当使用使画面动了起来)。

  (4)引导背诵。

  9、再读读这四件事,从中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到闰土是个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

  三、解疑释惑,升华认识

  1、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

  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如:池塘捕鱼、捉泥鳅等)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说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你用什么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啊”的读法)

  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

  3、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4、小结:“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6、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天,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呀,可惜我们却要分手了。

  8、读17自然段。他们会怎样话别的?分角色想象表演。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我”和少年闰土尽管家境不同,一个是富家子弟,一个是穷苦孩子,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然而,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时,闰土的巨大变化却让“我”大吃一惊,闰土的一句“老爷”更让“我”大吃一惊。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交流读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语言、行动描写: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壳

  看瓜刺猹

  潮汛看跳鱼儿(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重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当时的社会背景,别人写的有关鲁迅的文章,鲁迅先生自己写的文章。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

  1、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文题中的“我”是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深深怀念写下的回忆文章。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说说文章中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

  4、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六段)

  第一段: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

  第二段: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段: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

《少年闰土》第二课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感知少年闰土这一形象,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教学准备】

  简易多媒体制作。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我们最近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项戴银圈,他是──(生答:少年闰土)(出示画面)师饱含激情引背:“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下面是──都种着──其间有一个──那猹却──”

  同学们,这是多少年前我记忆中的闰土?(30年)人生能有几个30年呢!为什么闰土会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意在引导学生说闰土给我讲了许多新鲜事、有趣的事,我们成了好朋友。)

  二、新授重点段(第4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第4段,然后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闰土是个怎样的农村少年?是从哪件事中怎么读懂的?

  2、全班交流:

  机智勇敢看瓜刺猹。

  聪明能干雪地捕鸟。

  见多识广海边拾贝壳。

  见多识广看跳鱼儿。

  (以上内容是教学的重点,适时进行感情朗读指导。)

  3、读第14、16自然段:

  ⑴ 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作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

  师生对答:

  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而“我”却不知道。

  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而“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而“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而“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

  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

  ⑵ 再读第16自然段,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小组讨论、交流:

  ① “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

  (富家子弟。)

  ②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

  ③ 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再次有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想象表演

  闰土让我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是多么想再与他相处下去,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啊,可惜我们却要分手了。(示图)他们会怎样话别呢?读读最后一段,想象一下当时情景,同桌俩分角色演一演这对好友分别的场面。

  (请学生上台表演,播放音乐。)

  四、拓展学习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人们都在经历中成长着。我和闰土儿时结下了纯真的友谊,然而几十年后再次相遇时,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外读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看看三十年后的闰土变成了什么样,我们利用班队课交流读书体会。

《少年闰土》第二课教学设计4

  一、复习旧课

  1.检查背诵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认识了一位生长在海边的农村孩子—闰土(出示闰土月下看瓜刺猹的PPT),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年少,天真,健康可爱,勇敢……)

  2.师:是啊!这是一个特别讨人喜欢的农家少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文中的闰土向我们讲述了哪几件事?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生回答师板书(提前打印出来)并出示以上四个内容的画面

  二、导入新课

  1.师:闰土向我们讲述的这四件事中,鲁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件事?为什么?

  生:雪地捕鸟:因为闰土一到,鲁迅便要他捕鸟,可见他对闰土捕鸟的本领很佩服,印象特别深。

  生:我认为是“看瓜刺猹”。因为上一节课我们学过,鲁迅与闰土分别三十年了,一想到闰土,就想起少年时看瓜刺猹的画面,可见,鲁迅对这件事印象非常深。

  3.师:说得真好,所以课文中这两件事写得最为详细了。其他的两件写得简略一些。(师在四件事的后面分别板书详或略)

  4.老师提醒同学写作时,也要注意把文章写得有详有略,对印象比较深刻的事就详细,对印象比较模糊就可以略写,这样呢你的文章才会主次分明。

  三、品读词句,再识闰土

  1.师: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文章都有十分精妙的词句,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着老师走进这四件稀奇事中,更深入地去了解闰土少年。

  (1)指名读“阅读提示”(PPT)

  (2)(出示课件)(研读“雪地捕鸟”“看瓜刺猹”)

  师:请对“雪地捕鸟”更感兴趣的同学举手。嗯,剩下的同学对“看瓜刺猹”更感兴趣些。选好了,开始学习吧。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一)品读“雪地捕鸟”体味闰土的个性特点

  师:你从哪些文字中了解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现请对“雪地捕鸟”更感兴趣的同学交流。

  生1:我从第七自然段中发现了闰土捕鸟很有经验。从“扫出空地,支起短棒,撒下秕谷,一拉”等词语总可以看出。

  生2:通过闰土捕鸟过程中的动词我觉得他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师板书:聪明能干)

  师:闰土捕鸟经验丰富,做这些事应该是很熟练,干脆利落,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生3:我通过“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这个句子觉得他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师:捕到这么多的鸟雀,闰土的心情是生:开心,自豪,满足师: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吧(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3.师小结:闰土不愧是捕鸟高手,因为他知道支起短棒用短棒,短棒一拉,竹匾很快落地,鸟想飞走也来不及了。真是聪明、能干。

  4.指导朗读第七自然段

  师:这么有趣的经历,请好好读读这段话。(只一拉读出动作轻快敏捷,最后一句读出内心的满足,自豪开心)

  5.这段话中的标点,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但我疑问,这段的最后一句逗号我觉得用错了,应该用顿号。

  师:你好细心呀。谁能帮他解决疑惑?

  生:没有用错,我看过很多中外名著,好多白话文都是这样用的,有可能当时顿号还没出现,所以用逗号代替。

  师: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也发现了这问题,据我考证啊,正如某某说的那样。你真了不起,给个掌声奖励!

  (二)品读“看瓜刺猹”体味闰土的个性特点

  1.请对“看瓜刺猹”更感兴趣的同学也来交流一下。

  生1:我认为闰土不但捕鸟很有本事,还很机智勇敢。

  2.说说你的理由

  生1:因为第十二自然段写到:月亮地下,你听,哗啦啦地响了,当时又没个伴,他不仅不害怕,还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所以我觉得闰土很勇敢。

  师:出示“看瓜刺猹”PPT,

  3.边演示边描述画面,

  4.师:请同学手捏你的笔,捏可以换成拿或者握吗?

  生:不可以,因为“捏”比拿的动作要轻。

  所以我们要轻轻地把这句话读出来,注意不要把猹吓跑了。

  5.还有谁要补充的?

  生:我有补充,我从网上查到,猹是很凶猛的,你向它走来,它不会跑掉,反倒向你奔来,多可怕呀!但闰土却不在乎,看见猹便刺,可见他不仅勇敢而且机智。

  师:你很聪明,猹这东西,连鲁迅都不知道是怎么一个东西,正如鲁迅所说:(出示课件)“我那时并不知道……很凶猛。”(指导理解破折号的作用,理解无端的意思)

  师:闰土是怎样的刺下去?(快,用力)请读读这个句子。

  6指导朗读

  师:多么惊险的经历啊,老师来当一回闰土,你们来当鲁迅,我们来读一读吧。

  接下来请男同学读闰土的语言,女同学读“我”的语言,让我们再次通过他们的语言,体会闰土的勇敢机智。

  简学海边拾贝

  师:感受了雪地捕鸟的有趣,看瓜刺猹的惊险,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闰土去欣赏一下海边的贝壳。

  出示投影片,生读句子

  师: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的也有,观音手也有,这样的贝壳想看吗?

  (出示贝壳图片)

  师: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一下这海边的贝壳?(五颜六色,千奇百怪)

  师:看到这样的贝壳,你的心情会怎样?(开心,惊奇)

  4.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

  (三)简学看跳鱼儿

  师:欣赏完了贝壳,我们再去看看跳鱼儿

  出示图片

  师:这些跳鱼儿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是不是很可爱有趣。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句话。读出跳鱼儿的可爱,有趣。

  师小结: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并且从不同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

  四:升华认识

  过渡:通过这几件事情作者知道了闰土的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他的见识又是如此的广阔,由此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师:(出示相关课件)大家齐读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1)猜猜闰土的心里还会有哪些稀奇事?

  (2)读到这,我们对闰土有了更多的认识,从句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闰土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呢?(佩服,羡慕、赞叹)

  (3)指导朗读

  师:那请大家在带着这种情感再来读一下这个句子。

  师:这里还提到了“我往常的朋友”他有指哪些人呢?

  生:像我一样的人少爷有钱人富家子弟

  师:他们和我一样只(学生接着读)

  生:“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读完之后你想到了哪个成语?

  生: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师:在这里谁相当于这“井底之蛙“呢?

  生:鲁迅以及他往常的朋友师:可见他们的生活范围是如此的狭隘,而闰土的生活范围却是如此的广阔。这两种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作者对他所处环境满意吗?他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呢?

  生:不满。他向往闰土的生活,广阔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

  师:总之他向往的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教师板书“丰富多彩”)

  7.指导朗读,感受作者的这份情感。

  2.鲁迅这么喜欢闰土,能和闰土永远在一起吗?

  (1)想象闰土和我分别时的情景一定很感人吧!想象他们分别是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幻灯片)指名回答

  (2)对照课文是怎么写的呢?

  (3)能不能用一个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他们此刻分别的心情?(难分难舍,依依不舍)

  (4)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5)指导朗读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闰土为“鲁迅”打开了一扇窗,让“鲁迅”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你想知道这两个人的友谊后来发展得怎么样了?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的同学能够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一读。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5少年闰土雪地捕鸟聪明能干看瓜刺猹机智勇敢海边拾贝见多识广看跳鱼儿

《少年闰土》第二课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会生字,学习“看瓜刺猹”部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读准并理解“装弶、秕谷、鹁鸪、跳鱼儿、正月、供品、五行、神佛、其间、无端、如许、希奇”等词。

  2、初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

  3、整体感知全文,研读“看瓜刺猹”部分,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感受闰土人物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一自然段。教学重难点:研读第一自然段感受人物形象。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认识鲁迅,导入新课

  1、师: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鲁迅。(出示鲁迅图)

  1、了解鲁迅吧。(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和“资料袋”)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里的一个片段。题目叫:少年闰土。(板书: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想:闰土给“我”讲了哪些事?

  学生自由读书,师巡视并提醒:由于这篇课文写于1921年,当时刚刚开始用白话文写作,所以有很多语言我们现在读来比较陌生,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

  装弶、秕谷、鹁鸪、跳鱼儿正月、供品、五行、神佛

  一柄、胯下、稻子、刺猬、所谓、、

  其间、无端、如许、希奇、先前、单知道、素不知道

  自由读--指名读--有不理解的词语吗?(预设:装弶、跳鱼儿等词,结合图片理解)

  3、在昨晚的预习中,读过一次课文的举手,读过两次呢?读过三次的为自己鼓掌。我在一次次读这篇文章的时候,都有着不一样的感受,我相信大家也是如此。

  我发现这几个句子确实是较难读好。刚才你读正确了吗?读流利了吗?(出示句子)

  (1)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3)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看来大家都是“有预而学”啊!

  4、交流课文的叙述顺序,并相机归纳板书(回忆—相识—-相见--相处—分别)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好朋友在一起相处的时光总是最令人难忘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6—16自然段,重点读读闰土和我的对话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闰土给“我”讲了哪些事?师随机引导入板书:

  雪地捕鸟海边捡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四、童心视角,研读重点:

  1.列问捕童心:

  (1)在这四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也很刺激?

  (2)生(看瓜刺猹)

  (3)你猜想老师会认为哪件事最有趣,也很刺激?

  (4)生(看瓜刺猹)

  (5)你猜测儿时的“我”会认为哪件事最有趣,也很刺激?

  (6)生(看瓜刺猹)

  2.朗读现童趣:

  (1)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我”的儿时时代,来这两位少年的身边,听听他们俩关于“看瓜刺猹”这件事的对话。(请自由读)出示:“……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吗?”“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它不咬人吗?”“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思考: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有趣,刺激,为什么?谈谈感受?

  (2)好,现在我们同位俩分角色读读这部分对话,看能不能上演当时的那一幕。读着读着有的同学不禁成为我,有的同学觉得仿佛自己就是闰土了。

  (3)练读,展示读,评读(在评读了引导学生感受闺土的形象)

  3.画面露童真:

  (1)在读着、听着这对伙伴俩的对话,你头脑中留下着怎样的画面?

  (2)鲁迅先生与大家一样,在闰土将“看瓜刺猹”这件事娓娓道来中,头脑留下着这样的一幅画面。(配乐范读第一自然段)

  (3)请大家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着鲁迅先生当时的感受。

  (4)展示读。“圆月,海边,少年,捏叉,刺猹”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在聆听中,铺展这幅美景。

  (5)请大家心中默念着文字,让思绪走进夜色田园,再现少年闰土。这幅画在鲁迅先生心头魂牵三十年,三十年后依然是如此的清晰。让我们一起背诵这段文字,也让她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中。

  (6)合作读:师:从此没有再见面,然而在那一年的夏天,当我收到闰土托父亲带给我的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时,我知道闰土并没有忘记我,我的脑中自然就浮现出了那美丽的乡村画面(出示)——女生一起读!女生:(齐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师:而当我有了城里孩子的新鲜玩意,想着我见多识广的农村朋友闰土可能没有,于是托人送去的时候,我的脑中又闪现了那个英武不凡的少年(出示)——男孩子一起来!男生:(齐读)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后来很长的时间里,我遭遇家道中落、父亲病故,少年时又辗转求学、颠沛流离。孤独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儿时故乡这个亲切的伙伴——闰土,想起他,我就脑中自然就浮现了这样绝美的景象,一起来!

  生:(齐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师: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又重新踏上了故乡这片熟悉的土地,当母亲说起闰土就要来看我时,我的脑中又闪出了这幅神异的画面!咱们能背的背,不能背的你就捧着书朗诵!(隐去全文)生:(集体激情背诵)。

  五、读写迁移,锤炼文笔:

  同学们,这幅画面,是鲁迅先生在听土的介绍后,出现在头脑中的。虽然是同一件事,但却有着这样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请你模仿这种写法,选取另外的一件事,写出自己听闰土的介绍后,头脑中出现了那幅画面。

  总结:师:三十年,烙印在我心中的就是这样一幅神异美丽的画面,这样一个英武不凡、淳朴天真、见多识广的少年,这样一段真诚质朴的友谊。闰土还给我讲了其他几件事,我们下一节课一起来学习。

《少年闰土》第二课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第一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

  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查找鲁迅先生的有关资料,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1、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

  出示课本75页图。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

  2、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导语及资料袋中对鲁迅先生的介绍谈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也可以谈自己从课外书中获得的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3、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也像你们一样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识读。

  2、检查读文情况,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自己思考,如“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向来,“如许”──如此,“希奇”──稀奇,在读完课文后,集体交流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通过课前预习,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文章的主要内容,少年闰土给自己的印象,闰土讲的许多“希奇的事”等等)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闰土的外貌

  1、请同学们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2、指名读,读后,小组进行讨论:“你觉得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健康的孩子)

  3、我们这些信息是怎么获得的?学生认识到: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4、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

  5、课件出示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例子,稍作分析。

  6、小练笔,进行仿写:用一段话描写我班的一同学,字数在100字左右。

  然后做猜一猜他描写的是谁的游戏,对作品进行评价。

  五、教学第一自然段:

  师: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1、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学生描述。

  2、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1)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

  (3)朗读第二句,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4)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5)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4、指导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1、谈话: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2、出示刺猹的图片。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

  3、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1)闰土是个捕鸟高手。

  (2)闰土的机智勇敢。

  (3)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部分: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3、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除了外貌,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理解:

  师:“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为什么“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4、小结:由于环境的不同,闰土和文中的“我”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

  5、争辩研读,深入理解课文行

  作者鲁迅是如此的向往闰土的生活,那闰土和作者相比,谁的生活有意思呢?同学们!如果要你选择,你是向往闰土的生活还是课文中“我”的生活?请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也可以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以及鲁迅的作品来谈。

  6、展开想象,训练口语。

  (1)、过渡: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2)、谁能结合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再说一说。

  (3)、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三、课内积累,课外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2、师:同学们,“我”和少年闰土尽管家境不同,一个是富家子弟,一个是穷苦孩子,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然而,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时,闰土的巨大变化却让“我”大吃一惊。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课件出示三十年后闰土的外貌描写,学生读)历尽三十年的沧桑之后,“我们”还是那么亲密无间吗?如果想知道,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将利用阅读课交流读书体会。

  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一文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教学时我抓住人物描写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比较有效。

  接着我出示两段人物描写,学生非常感兴趣。然后我再顺势布置作业,用15分钟的时间描写我班的一同学,字数在100字左右,然后做猜一猜他描写的是谁的游戏,对作品进行评价。这样读写结合,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培养。

【《少年闰土》第二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少年闰土》第二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