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1-08-05 10:56:01 工作总结

生活教学工作总结锦集6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活教学工作总结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教学工作总结锦集6篇

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1

  本学期中,我承担了五年级三班《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为了上好这门课,我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钻研教材,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

  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各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

  三、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学生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四、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欧文说过:“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所谓幸福,不仅仅在于物质的满足,而更多的是在于在精神上的幸福感。

  问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生活,他们那时能有白面馒头吃就是幸福了,对于现在的零食、小吃,他们说那时想都不敢想。爸妈小时候还有地瓜、玉米可吃,当问起爷爷、奶奶,他们那时候种地需要交粮,纳税,成天连肚皮都填不饱,对于现在有如此的发展,他们也不曾有过没想。

  而对于现在的我,根本不知道他们所说的是什么,也根本想象不出他们那个年代的生活。

  说起教育,爷爷奶奶更是一声长叹,一头雾水的我才得知那时的生活条件上学根本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上学的人更是极少数家庭条件好些的。

  问起爸妈,他们说那时比爷爷奶奶好一点,至少能上个三五年,最少能认识几个字,会算几笔帐。

  听着他们的故事我不禁陷入了思索,现在的生活比起那时真是太幸福了。从小我就是吃面食,爸爸妈妈说的什么黄面饼子,地瓜粥我连见都没见过。

  说起教育,我更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下温暖地成长,课本费也不用上缴,现在的生活与上辈子比起来,真是幸福多了。

  然而,这一切的幸福生活都应归功于中国领导人的正确领导,“十一五”的成就也是功不可没。在其的影响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这一举措让种了一辈子地的人领到了钱,取消了农业税,广大的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让贫困的地区住上了能遮风避雨的新房;让没有钱治病的人能够活下去;让没有钱继续上学的学生获取新的知识;让异地打工的农民赚到了钱;让无人照料的老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让广大的农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生活真的变了,社会真的变了。望着餐桌上的饭菜,看着家中的电器,望着身上的衣服,幸福的生活正向我们走来。

  听着爷爷奶奶的谈话,以土地交税到国家给钱;从上学交费到免费;从吃不饱肚皮到顿顿的白面馒头。爷爷奶奶每当谈起总笑得合不拢嘴,总对我说,我是多么的有福,能够生长在如此的幸福生活中。

  无论从家庭住房还是学校楼房的改造,都体现出幸福这一主题。学校现在都是楼房,楼房也是层层有水,处处有电,真是方便极了,学校内的设备也是一应俱全。总之,学校的建设也是节节高升。

  科学技术、和谐安定、精神文明、民生举措都一一为幸福生活的构建出了一份力量。

  辉煌的“十一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例如:我国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等等,在医保、住房等方面也是又了很大的进步。

  “十二五”的规划也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而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为建设幸福中国而努力学习,创造美好的未来!

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3

  一年级学生年少幼稚,从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游戏分化的最初阶段,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朦胧的。所以,品生课要让一年级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教师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就要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环境。

  一、认真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学流程本学期,我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确道理,规范自己的行为,认真地备课,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如何备课?首先,我要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熏陶。

  例如教《我长大了》一课时引导儿童从身高、体重、以前的衣服、鞋等方面,采用具体的数字、资料展示、口头述说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对比,使儿童具体、形象地感知到自己身体在不停地生长变化。通过引导学生说出帮助家人做家务、整理自己的用品、热情待客、学习各种技能等,启发儿童说说有哪些地方更能反映自己长大了。力求从各个侧面给儿童以引导,帮助他们理解“长大”的涵义。鼓励孩子们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同时注意引导儿童主动去了解同伴的进步,学习欣赏别人,祝贺别人的进步。由此可见,只有认真地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教师才能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从而制定出最佳的教学方案,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二、寓教于乐,形象地讲清观点我形象生动地讲清观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这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而关键是如何做到讲清观点、形象生动,千万不要连篇累牍。要注意从儿童抽象思维不发达的特点出发,并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活动、游戏、插图、幻灯、参观等,把道理寓于游戏活动和感性的认识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浅出。

  三、加强行为训练,促进知行统一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且还必须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一年级学生是培养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根据“学一点,懂一点,做一点”的原则,我在课堂上坚持行为规范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强化道德观念。

  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内容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对班里一些同学的行为进行课堂行为分析。学生的评论虽幼稚简单,但通过这样一评,表扬了先进,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学生明白了是与非。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分辨能力低的特点,经常向他们讲述革命英雄人物故事以及学校中的好人好事,让他们学有榜样,这样就加强学生自我行为训练,达到了思想品德课动情、晓理、导行的目的。

  在思想品德课中,提高学生明理能力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科学地把握和运用,就能够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4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本人带了本班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本学期我坚持以《课程标准》为指南,根据《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特点,紧紧抓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引导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是重在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上下功夫、构建生活课堂、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抓好养成教育。二是突出课改重点,深化教研内涵、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行为,提升教研品位。

  一、认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教材实质

  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仔细地领悟着教学目标和纲要,一丝不苟地做着教学准备,并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渠道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和课程资源,这一环节我从没马虎和懈怠过。我认真《品德与社会》教材培训材料,进一步用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具体的课例带来了更感性的认识,从而更能把握住教材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制定好《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并认真实施。

  二、利用集体备课,体现课程理念。

  自参加课程改革以来,接触了大量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教育教学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理论如果不变成教学实践,再先进也是没用的`。

  为了把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本学期我把握教材的性质,寻找更符合学生的切入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对教材精心策划、反复推敲,将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在教研组内交流。课后,结合教学反思,和其它教师的意见,在教研组内进行评点,分析。

  三、规范学生的品德行为,用校园文化熏陶学生。

  一学期以来,我们大力加强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守纪的良好习惯。从小、从近、从实、从细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并结合校园文化重建,把新《守则》、《规范》上墙,并设置一些富有教育内涵、学生易于接受的固定宣传标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5

  反复斟酌后,我将本文原有的题目“技术--融入教学,融入生活”最终确定为现在的“技术--融入生活,融入教学”,缘何如此?

  “生活”与“教学”这两个词,交替出现在过去一年的时光里,这一年我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蜕变,无意识地体会着“教学生活”与“生活教学”的细微区别,而本次的暑期培训恰恰给了我一个深入思考的机会,如丝线般将一年中的所感所悟串结成珠,着实给自己的成长送上一份珍贵的贺礼。

  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在过去一年里经常以自己的“技术优势”为组内老师奉上绵薄之力,在互联网环境中长大,相比于老教师们,我似乎已经习惯了技术不断进步、资源不断拓展,对于Moocs、TED演讲、网易公开课、知乎等等这样的新鲜事物,从来不曾想过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时代潮流,从来不曾意识到原来自己早已赶在风头浪尖。研修学习中这些熟悉名词的出现才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教研活动中出现的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等教学技术、教学形式,早已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是这三者的密切联系塑造了后技术时代的课堂,造就了我们这样一批来自“微星”的年轻人。技术,源于生活的需要,如果不是哪里会有“可汗学院”的备受推崇;技术,将教学不断翻新,“翻新”后的教学范围更广、效率更高;而生活与教学的关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课程标准中“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无不告诉我们--教学为更好的生活服务。

  如今,生活中处处有技术的影子,教学自然也要顺应趋势,唯有此,学生生活与学习才不致脱节;作为教师,也只有把技术先融入自己的生活,让使用技术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自如地把技术融入教学,通过教学的变革,翻新出学生们更绚烂的人生!

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篇6

  半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现在已邻近放假,在我担任二年级品生教学工作中,我更感到我们教师肩负的责任重大,品德教学工作的地位非同一般。这学期,教学工作有不少收获,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

  一、 自我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光靠个人经验不行,还必须使学生集体都获得经验,因此, 在教学中,我让全体学生动脑 、动手、动口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变为自己的内心需要。

  二、 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认识。

  教学中,我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能力。 首先展开讨论,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学生应多进行议一议,讨论等形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其次让学生判断正误,提高学生的识别评价能力 。

  三、 自我督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情感转化后,应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自我训练、自我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实践。因为通过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首先,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当学生提高了道德认识,激发了道德情感,产生了行动动机之后,就要把正确的

  行为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去。 其次,自我监督,克服不良习惯 ,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养成。

  四、 教学方式、方法还需 进一步改进。

  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观察、体会、感悟,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其次,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生活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1.生活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