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时间:2022-04-06 15:01:19 教案
  • 九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推荐度:
  • 八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推荐度:
  •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 推荐度:
  •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总结 推荐度:
  •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1

  一.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如西藏的拉萨、长江三峡及三峡工程,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等,通过音乐抒发对家乡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视谱演唱歌曲、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能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

  (二)具体要求

  1.能用热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能积极地参与“走进西藏”音乐会。

  3.能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背唱其中的一段旋律。

  4.能用自豪的心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5.能了解一些有关西藏、三峡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准备

  (一)教具

  布达拉宫的图片或录像;《阿姐鼓》《洗衣歌》《川江号子》等录音带。

  (二)资料

  有关西藏、三峡及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感受《北京喜讯到边寨》中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

  本单元难点:

  1.启发学生用热爱自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

  3.感受《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拉萨谣》。

  2 、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教学目标

  1 、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

  3 、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

  1 、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

  2 、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

  教学准备

  风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走进西藏》

  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录音播放《走进西藏》学生静听)

  提问: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生回答)

  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拉萨谣》

  (一)学唱曲谱

  1 、播放歌曲《拉萨谣》学生静听,并谈一谈听后的感觉,及歌曲的特点。

  2 、教师总结:《拉萨谣》这首歌曲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何训田所作的曲子,乐曲优美独特,粗犷朴实,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歌曲,《拉萨谣》吧!

  (教师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

  (1 2 3 6)

  3 、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

  4 、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谱(用啦的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哼鸣演唱等)。

  (二)学唱歌词

  1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 、教师介绍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3 、教师范唱(伴奏)。

  4 、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导、师领唱,生跟唱、师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个人展示)

  5 、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再次欣赏《拉萨谣》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6 、让学生结合拉萨谣的歌词谈论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2

  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歌曲音符跳动稍大,节奏稍难,歌曲较难掌握。如果给学生再多的时间聆听和学唱,掌握就相对简单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静夜思》。

  教学目标

  1.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静夜思》,感受美。

  2.在优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诗歌,体验美。

  3.随着四拍子来进行指挥,能充分地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表现美。

  4.欣赏歌曲时能联想到自己学过的古诗,并回忆演唱以前学过的古诗歌曲,欣赏美。

  5.除了演唱《静夜思》,还进行了为原旋律填加其他古诗词的创新尝试,创作美。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1.在欢快、节奏感很强的歌曲中走进教室,使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保持着高涨的情绪来上课。

  2.欢呼音乐课的开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拉开音乐课的帷幕。

  3.和声练习,虽然只是三度和声,却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合唱能力、创作和感悟和声美的一种方式。

  4.师生问好,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懂得礼貌待人。

  二、导入

  师:上课一开始,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歌曲,谜底是一个人物,相信同学们仔细听一定会找到谜底。现在就由老师亲自展示谜面。请听好(老师演唱《但愿人长久》)

  生:北宋诗人苏轼。

  师:看样子同学们对诗歌很了解,我想同学们一定是通过老师演唱的这首歌曲中的词,很快就猜到了诗词的作者是北宋的诗人——苏轼。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刚刚过去,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景色也特别地迷人。月亮总是会和“浪漫、温馨、迷人、团圆”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古代文人都喜欢借用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那么除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你们还知道哪些是以月亮为题材的优秀诗篇呢?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3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欣赏《彼得与狼》

  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复习已有的乐器知识,对乐曲中的所有人物和动物进行介绍。为整首作品进行欣赏前的铺垫。

  三、教学重难点

  记住每种乐器的声音,认识乐器并马上说出乐器的形状。

  四、教具

  图片 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西洋乐器可以分哪几大类? 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等。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等。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乐器的图片和音响,对已有乐器知识进行检验和复习。

  2、揭示课题。每一种乐器都具有独特的音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用各种乐器讲述的一个故事《彼得与狼>>.

  3、故事梗概。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1) 彼得

  播放彼得和老爷爷的主题。

  师:请听下面的两段旋律,哪一段描述的是彼得?为什么?

  小提琴演奏的音色柔和,节奏跳跃,似乎彼得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

  学生跟琴视唱主题。用有 弹性的声音,表现彼得活泼的样子。

  (2)老爷爷

  这段旋律描述的是老爷爷。请问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音色、速度如何?表现老爷爷什么特点。

  大管演奏的音色低沉。爷爷说话声音低,速度慢,说明是爷爷的年龄特点。节奏紧奏暗示老人絮叨的特点。

  (3动物

  在这个故事中,有许多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是用一种乐器表现的。下面分别播放四段乐曲,请判断这段旋律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述的是谁?为什么?

  播放小鸟的主题:长笛明亮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形象的描述了狼的凶狠和恶毒。

  分别播放燕鸭子和猫的主题:让学生判断。

  鸭子更笨拙,猫更狡猾。

  5、总结:每一个人物或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在故事中怎样表演?这个故事怎样用乐器表现的?我们下节课分段欣赏。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继续欣赏《彼得与狼》

  二、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段欣赏《彼得与狼》。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

  2、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四、教具

  录音机 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1、复习

  作品中每个人物或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分段欣赏

  (1)片段一:彼得出场。

  清晨,明媚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绿茵茵的草地上。是谁走在草地上?他的心情怎样?你能不能随着音乐得旋律,哼唱彼得的旋律,体会彼得此刻的心情?

  (2)片段二:小鸟出场。

  彼得走着走着,先后遇到了他的三个朋友。你听他先遇到的是谁?(小鸟) 他们在做什么?(彼得和小鸟他们在互相问好、对话等等。)再听此段旋律。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听到弦乐演奏的彼得主题,请举红牌;另一组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请举黄牌。

  (3)片段三:鸭子出场。

  彼得又遇到了谁?(鸭子) 下面的旋律描述的是谁?它们在干什么?(鸭子与小鸟正吵得面红耳赤)怎样表现他们在吵架?(节奏紧张、速度快)再听此段旋律。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听到双簧管演奏的鸭子主题,请举红牌;另一组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请举黄牌。

  (4)片段四:猫出场。

  这是谁?(猫) 猫怎样出现的?为什么?(猫准备偷袭鸭子,是小心翼翼的。)

  (5)片段五:老爷爷出场。正在这时,谁出现了?(老爷爷)

  (6)片段六:狼出场了? 从哪走过来?怎么听出来的?(狼从树林的深处慢慢走了出来。音乐力度渐强,表明狼越走越近。)

  (7)片段七:动物们的反应。

  猫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猫见到狼迅速爬到了树上。速度越来越快,旋律上行,表明猫快速爬到树的高处。)

  小鸟呢?(长笛高音区快速的演奏,表示小鸟飞到高处去。)

  鸭子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鸭子拼命地逃跑。音乐速度越来越快,表明鸭子着急得心情。)

  结果呢?(音乐出现了强音,像是鸭子的惨叫。最终还是被狼抓住了,一口吞了下去。)

  (8) 片段八:智斗

  彼得在屋内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他运用智慧与狼周旋。(听音乐) 音乐描述了什么?乐器代表谁?音乐主题是谁?说明什么?(小鸟在狼的头上盘旋。乐器是代表小鸟的长笛,音乐主题是彼得。小鸟代表彼得的智慧与狼周旋。)

  (9) 片段九:放绳

  彼得迅速从墙头顺着树枝爬到了大树上,他用手中的绳子拴了一个结,然后…

  彼得在做什么?怎么听出来的?(音阶下行表示绳子从树的高处顺了下来。)

  (10) 片段十:捉狼

  彼得手中的绳子悄悄地套在狼的尾巴上,用力一拽。(狼拼命挣扎。)

  (11) 片段十一:猎人出场。

  谁出现了?(定音鼓和大鼓代表的猎人)

  猎人是怎样从树林深处走来的?(力度由弱到强)

  3、总结

  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参与,下节课我们完整欣赏这部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继续欣赏《彼得与狼》

  二、教学目标

  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教具

  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总结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六、分解色进行表演。

  七、总结

  故事到了这里已经结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遇事要沉着冷静。要勇敢、不怕困难。要善于动脑。)

  知识目标:

  1、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2、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学期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还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4

  生:背古诗。

  师:现在老师说一个词,看看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个词背出一首古诗。

  师:这个词是“梅花”。

  生:我知道,王安石有一首古诗就叫做《梅花》。

  师:你反应真快,大家肯定也学过这首古诗,下面我们就一起背一下。

  全班齐背《梅花》。

  师:谁能来介绍一下古诗所描写的内容及它所要表达的意思?

  生介绍古诗。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具有现代感的豫剧《唱大戏》。

  三、聆听歌曲

  1、生初听: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

  2、生复听:用拍手和捻指为歌曲伴奏。

  3、生再听: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四、学唱歌曲

  1、听唱法教学,生反复听歌曲,小声学唱歌曲。

  2、生随琴慢唱。

  3、师指导、纠正:提示学生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4、生完整演唱歌曲部分。

  5、设计念白的节奏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在我们歌曲的上面还有两句念白,谁能给大家念一下?

  生:按照原节奏念。

  师:同样的念白,你还能用其它的节奏念出来吗?(师举例说明)

  找一、两名学生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念白。

  小组讨论、汇报(用拍手的方式念出)。

  6、生使用不同的念白完整演唱歌曲。

  7、师生评价,评选出最佳念白设计小组。

  五、小结

  生谈谈本课的收获。

  生听《唱大戏》歌曲出教室。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课设计最好的部分是念白设计的部分。我没有让学生按照原节奏念,而是将如何念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在个别同学设计好以后,我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习的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让他们采用了拍手的方式,既能让学生有一定的节奏意识,又能使歌曲具有童趣,很受学生的喜爱。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相关文章:

1.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