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教案设计(分数乘法的教案)

时间:2022-09-02 17:48:03 教案
  •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推荐度:
  •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推荐度:
  •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推荐度:
  •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推荐度:
  •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乘法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乘法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乘法的教案

关于乘法的教案1

  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二)能力训练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的能力。

  2.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在共同探索、共同发现、共同交流的过程中分享成功的喜悦。

  2.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培养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乘法运算律的运用。

  教学方法:探究交流相结合。。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1]

  问题1:有理数的加法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在以前学过的范围内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都是成立的,那么在有理数的范围内,乘法的这些运算律成立吗?

  问题2:计算下列各题:

  (1)(一7)×8;

  (2)8×(一7);

  (5)[3×(一4)]×(一5);

  (6)3×[(一4)×(一5)];

  [师生]由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像前面那样规定有理数乘法法则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与分配律在有理数乘法中仍然成立。我们可以通过问题2来检验。(略)

  [师]同学们自己采用上面的方法来探究一下分配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成立吗?

  [生]例如:5×[3十(一7)]和5×3十5×(一7);(略)

  [师](一5)×(3一7)和(一5)×3一5×7的结果相等吗?

  (注意:(一5)×(3一7)中的3一7应看作3与(一7)的和,才能应用分配律。否则不能直接应用分配律,因为减法没有分配律。)

  讲授新课:

  [活动2]用文字语言和字母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表达出来。

  应得出:1.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2.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3.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活动3][师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3.用简便方法计算:

  [活动4]

  练习(教科书第42页)

  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乘法的运算律及它们的运用,使我们体验到了掌握一般的正常运算外,还要灵活运用运算律,能简便的一定要简便,这样做既快又准。

  课后作业:课本习题1.4的第7题(3)、(6)。

  活动与探究:

  用简便方法计算:

  (1)6.868×(一5)十6.868×(一12)十6.868×(十17)

  (2)[(4×8)×25一8]×125

关于乘法的教案2

  教学目标:1、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3、通过小组活动,扩大参与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小棒、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实物演示运算符号:-+×板书课题

  2、 看主题图

  小朋友们在玩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列式?

  二、 探究新知

  1、 游戏:摆小棒

  想一个最喜欢的图案,小组内摆一摆,你能摆出多少个?

  小组内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比比谁摆动最多?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2、 班内交流

  板书:10+10+10=30

  5+5+5+5+=20

  3+3+3+3+3+3=18

  这些算式写的时候怎样?有没有好的办法变简短?

  数3的个数(6)个3

  6×3 读作:6乘3,也可以写成3×6,表示6个3相加

  |

  乘号先写/后写\

  3、 说另外两题怎样用乘法表示

  板演算式

  三、 巩固练习

  1、 改写

  4+4+4=( )×( )

  6+6+6+6=( )×( )

  2+2+2+2+2=( )×( )

  2、3只瓢虫,每只背上7个黑点,一共多少个黑点?

  3、小象吹泡泡每排4个,共3排,用算式表示

  四、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

关于乘法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重点、难点:

  熟记口诀是重点,运用口诀解决问实际题是难点。

  学、教具准备:

  口诀卡片、空白的“九九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归纳整理、互相交流

  1、师: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咱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

  生:举手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2、整理乘法口诀表

  (1)集体回忆整理乘法口诀表。

  生:独立用算式表示出所有乘法口诀 。

  (2)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

  3、介绍“九九歌”

  (1)自己从课本99页中找到答案。

  4、整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回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提出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结合学生举的实例来回忆总结这类题的计算方法。

  练习巩固

  练一练,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1、基本练习

  完成91页第一题。(完成后,同桌开火车对答案)

  (2)分蛋糕。(91页第二题)

  做完后举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综合练习

  (1)观察水上巴蕾舞,课本91页第三题,看问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2)展示时说解题思路。

  (3)独立分析完成四题

  3、创新练习

  自己编出自己心中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关于乘法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2.能熟练地解答乘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口头为乘法应用题补充条件或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补充口诀卡片、例3的挂图、投影仪、复合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背诵乘法口诀.

  2.把口诀补充完整,说出口诀表示的意思及相应的乘法算式.

  二()十八()九五十四三()二十七

  ()九三十六九()八十一()九六十三

  3.填空.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计算.

  (2)红花3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那么黄花的朵数就是___________个3朵.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1):小林买了4支铅笔,每支9分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2)出示实物挂图,指名同学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分析后板书:

  每支铅笔9分钱,意思是说1支铅笔9分钱,而且哪支铅笔都是9分钱.相同加数就是9,4支铅笔是4个9分,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在书上做.

  (3)学生独立解答,主要纠正两点(列式4×9;得数为36分;)要从算式的含义和日常生活用钱习惯上分别予以说明,教师再巡视,使之及时纠正.

  (4)出示例3(2):小林买了4支铅笔,买彩笔的支数是铅笔的3倍.买了多少支彩笔?

  (5)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发现有典型错误的,让其写在小黑板上.订正时,请学生说是怎么想的,可出示挂图,具体分析说出解题思路.

  (6)纠正时,要紧紧扣住彩笔的支数是铅笔的3倍这个条件,明确这个条件所含的意义,即4的3倍就是3个4的和,所以用乘法计算.

  2.观察、比较两题的异同点,重点引导学生明白,条件虽然不同,问题也不相同,但从数量关系上分析,最后都是求几个几(即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所以两题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有乘法计算.

  3.反馈练习.

  (1)94页做一做第1题.

  食堂每天吃3袋米,每天吃面粉的袋数是大米的4倍._____?(口头提出问题再解答)

  读题后,指名请学生说题里告诉了什么,还缺少什么.然后分组讨论应补充什么,为什么补充这样的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

  ①告诉了食堂每天吃3袋米,吃面粉的袋数是大米的4倍,缺问题.②已知米的袋数,又给了面粉与米的关系,应求面粉多少袋.③分析出面粉的袋数是大米的4倍,就是说面粉的袋数是4个3袋.④根据乘法算式的含义,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归纳解答不完整应用题的方法:

  ①读题,找出缺少什么.

  ②分析题中告诉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应补充的条件或问题.

  ③列式解答.

  (2)利用归纳的解答不完整应用题的方法,解答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分组讨论缺什么,应怎样补充完整,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①学生讨论后分组汇报分析结果.

  ②引导学生口头补充一个条件:(可以天数不同,在2-9之间)

  ③无论吃几天,吃一天1个3袋,吃2天2个3袋,吃3天3个3袋,吃6天运来6个3袋……,因此无论填吃了几天,求运来多少袋都是求几个几,都用乘法计算.列式分别为3×2=,3×2=,3×4=……3×9=

  (3)最后引导学生对两题进行比较,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两题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是多少,所以都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发展

  1.停车场上停着2排小汽车,每排3辆,一共停着多少辆小汽车?摩托车的辆数是小汽车的2倍,停着多少辆摩托车?

  指名读题,学生独立解答,遇有困难可向老师提出.

  集体订正.指名回答,第1题有几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乘法计算?重点强调第二个问题,想求出停多少辆摩托车,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一个条件题中告诉了,(摩托车的辆数是小汽车的2倍)另一个条件到哪里去找?主要解决隐藏的一个条件,问题就可解答了.

  2.动物园里有4只金丝猴,长臂猴的只数是金丝猴的2倍.有多少只长臂猴?长臂猴比金丝猴多几只?

  重点指导学生想求第二个问题“长臂猴比金丝猴多几只”(需要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到哪去找?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1.指导学生观看板书,总结出本节课学了哪些新知识.

  2.教师纠正,补充性地小结.主要强调三点:

  (1)求几个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理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2)给不完整的应用题补充条件或问题,前提条件是要从题中告诉的数量中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补充什么,补充的必须符合题意.

  (3)解答有两个问题的应用题,第二问同解答第一问的应用题分析方法一样,都是看解答问题需要哪两个条件;缺少的条件到题中告诉的条件或第一问题解答出的问题去找,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全面的完整地理解题意.

  五、布置作业

  集邮册里有60分邮票6张,80分邮票42张.__________?(口头提出问题,要用除法计算)

  板书设计

  乘法应用题的整理

  例3(1)9×4=36(分)=3角6分

  答:一共用了3角6分钱.

  (2)4×3=12(支)

  答:买了12支彩笔.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1)3×4=12(袋)

  答:每天吃面粉12袋.

  (2)3×6=18(袋)

  答:运来18袋大米

  (乘数也可以是2、34、5、6、7、8、9)

关于乘法的教案5

  教学内容:

  P36/例3(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埋伏

  思考问题。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新授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

  (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学生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

  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

  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P36/做一做

  P38/5

  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

  四、小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2)4×25+2×25

  =6×25 =100+50

  =150(人)=150(人)

  (4+2)×25=4×25+2×25

  ┆(学生举例)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关于乘法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熟练计算乘数中间有0及末尾有0的乘法。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有耐心地做题。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熟练计算乘数中间有0及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教学对策:结通过一些鼓励手段,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补充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完成p82第1题。)

  9×300 31×2 2×22 800×8

  33×2 5×200 130×3 2×210

  2、指名说出计算思路。

  例:9×300

  9×3=27

  9×300=2700

  二、教学第3题。

  1、出示第3题。

  2、先让学生分类。

  小于4000的:

  906×4 380×9 6×610 5×790

  大于4000的:

  504×8 7×710 6×802 9×510

  3、再让学生说出理由。

  三、解决问题。

  1、p82 第4题

  要求“新建的楼一共能住多少户”就是求几个几?

  指名学生回答。

  2、p82 第5题

  (1)看着表格,你获得什么数学信息?

  (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思考题:

  补充:

  有40个学生去划船,大船每条可以坐6人,租金20元;小船每条可以坐4人,租金15元。如果你是领队,准备怎样租船?怎样租船最省钱?

  (1)读题后引导学生思考:1、可以怎样租船?

  2、怎样租最省钱?

  (2)交流思考结果,师板书成表格形式,列出租船的情况和所用的租金

  比较:怎样租最省钱?

  五、课堂作业。

  p82 练习八

  第2、4题。

  板书设计: 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小于4000的:

  906×4 380×9

  6×610 5×790

  大于4000的:

  504×8 7×710

  课前思考:

  这部分内容主要练习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以及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进行口算和笔算时,要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和反思,看看算法的选择是否恰当、计算的过程有无疏漏、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也要组织相应的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逐步形成计算技巧。

  课后反思1:

  本课主要教学练习八的1~5题,主要练习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和估算。在教学中,我先帮助学生复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的口算方法,然后进一步强调了在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的注意点,并回顾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从学生练习、回答的情况来看,学生掌握的还可以,可能在笔算中,学生对于这种简便计算的竖式一下子还没法完全的适应。

  课后反思2:

  这节课主要复习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和估算。口算和笔算学生练习的比较多,计算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这节课主要再帮他们整理一下,让他们更好的掌握乘数中间的0与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形成计算技能。对于估算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方法,只是估算速度还有待提高。

  课后反思3:

  三位数乘一位数,学生基本都能掌握其算法,只是在计算中稍有产生错误,那也是因为乘法口决不熟练所造成的。只要以后能经常地练习,相信在这方面肯定会有所改善的。而这一节课我主要是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的估算能力。应该说在实际生活中,估算是用得很多,平时计算也是一样。有时末必会对每一题进行验算,那有多麻烦,但是如果学会估算的话,那不是可以节约很多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75%的计算正确率。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计算这一类题时,可以不会每题都进行验算(再算一遍),但必须是每一题进行估算性质的验算,这样即可以提高计算正确率,又可以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而从实际课堂上来看,学生确实也可以做到,收到的效果也是较好的。

关于乘法的教案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页例6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根据实际需要和题目要求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灵活、合理地运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是小数时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求积的近似数往往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

  1.计算下面各题。

  1.524=答案

  0.372.6=答案

  4.028.3=答案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2)说一说小数乘法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2.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3.12;5.549;0.3814。

  保留两位小数:4.036;7.7963;8.42378。

  (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7.7963的近似数为什么是7.80?

  (3)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用这种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PPT课件呈现谈话内容。)

  2.揭示课题: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

  (二)了解信息,解决问题

  1.出示情境图(PPT课件)。

关于乘法的教案8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3×=,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3×==;学生2:3×====……)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3×==3×====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关于乘法的教案9

  一、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来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意义,弄清平方差公式的形式和特点;使学生知道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因式分解。

  3、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能正确运用平方差公式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

  重点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方法对比发现法课型新授课教具投影仪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情景设置:

  同学们,你能很快知道992-1是100的倍数吗?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或许还有其他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新课讲解:

  从上面992-1=(99+1)(99-1),我们容易看出,这种方法利用了我们刚学过的哪一个乘法公式?

  首先我们来做下面两题:(投影)

  1.计算下列各式:

  (1)(a+2)(a-2)=;

  (2)(a+b)(a-b)=;

  (3)(3a+2b)(3a-2b)=.

  2.下面请你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1)a2-4=;

  (2)a2-b2=;

  (3)9a2-4b2=;

  请同学们对比以上两题,你发现什么呢?

  事实上,像上面第2题那样,把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叫做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投影)

  比如:a2–16=a2–42=(a+4)(a–4)

  例题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投影)

  (1)36–25x2;(2)16a2–9b2;

  (3)9(a+b)2–4(a–b)2.

  (让学生弄清平方差公式的形式和特点并会运用)

  例题2:如图,求圆环形绿化区的面积

  练习:第87页练一练第1、2、3题

  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方法?

  教学素材:

  A组题:

  1.填空:81x2-=(9x+y)(9x-y);=

  利用因式分解计算:=。

  2、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A)(B)(C)(D)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1-16a2(2)9a2x2-b2y2

  (3).49(a-b)2-16(a+b)2

  B组题:

  1分解因式81a4-b4=

  2若a+b=1,a2+b2=1,则ab=;

  3若26+28+2n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则n=.

  由学生自己先做(或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若有答不全的,教师(或其他学生)补充.

  学生回答1:

  992-1=99×99-1=9801-1

  =9800

  学生回答2:992-1就是(99+1)(99-1)即100×98

  学生回答:平方差公式

  学生回答:

  (1):a2-4

  (2):a2-b2

  (3):9a2-4b2

  学生轻松口答

  (a+2)(a-2)

  (a+b)(a-b)

  (3a+2b)(3a-2b)

  学生回答:

  把乘法公式

  (a+b)(a-b)=a2-b2

  反过来就得到

  a2-b2=(a+b)(a-b)

  学生上台板演:

  36–25x2=62–(5x)2

  =(6+5x)(6–5x)

  16a2–9b2=(4a)2–(3b)2

  =(4a+3b)(4a–3b)

  9(a+b)2–4(a–b)2

  =[3(a+b)]2–[2(a–b)]2

  =[3(a+b)+2(a–b)]

  [3(a+b)–2(a–b)]

  =(5a+b)(a+5b)

  解:352π–152π

  =π(352–152)

  =(35+15)(35–15)π

  =50×20π

  =1000π(m2)

  这个绿化区的面积是

  1000πm2

  学生归纳总结

关于乘法的教案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教师:在前面我们编出了1~3的乘法口诀,利用编口诀的经验猜一猜4的乘法口诀一定有哪个字。

  学生:有4。板书:四()教师:括号里可以怎样填?

  二、试编口诀

  出现汽车图。

  教师:你会编4的乘法口诀吗?请根据四()在小组内编一编,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摆正方形,看1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2个呢……你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三、交流

  教师:你们编好了吗?哪些组愿意把你们编的口诀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分组在黑板上写出口诀和应用这句口诀可计算的乘法算式。

  学生1:我们编出了四四十六这句口诀。我想1辆车有4个车轮,4辆车就有16个车轮。用这句口诀可以算4×4=16。

  学生2:我们编出了“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我想1个正方形有4根小棒,6个正方形有24根小棒。用这句口诀可以算4×6=24,6×4=24……

  四、探索规律

  教师:你们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口诀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上按顺序排列4的乘法口诀。

  教师:观察这些口诀,你能发现什么?同组讨论,再交流。

  教师:你能按规律去记住这些口诀吗?用2分时间,看谁记得快。 学生独立记口诀。

  教师:我们来对口令,看谁的口诀记得好。

  师生间、生生间按顺序和随意抽的形式对口令记口诀。

  五、应用口诀

  教师:下面老师说乘法算式,你能说出用哪句口诀计算吗? 学生:能。

  教师:4×8。 学生:四八三十二。

  教师:8×4。 学生:四八三十二。……

关于乘法的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应用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周,熟记这些乘法口诀。

  3.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4.使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熟记1-6的乘法口诀

  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

  三、教学难点:

  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四、课时安排:

  1-4的乘法口诀2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5的乘法口诀1课时

  练习九2课时

  6的乘法口诀1课时

  练习十1课时

  复习3课时

关于乘法的教案12

  教学内容

  教材1-7页。具体内容: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以一位数。

  2、经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乘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乘法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2、使学生通过对口算乘法的学习,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2、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难点:

  理解口算乘法的过程,并能运用口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表内乘法。

  1、引导学生回忆乘法表,并请一位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表。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补充,重述乘法表的内容。

  二、通过实例引入整十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1、引入教材第2页上的实例。把问题由一位数乘法2×3扩展到整十数与一位数的乘法。

  2、提问:怎样计算20×3?

  3、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比较这两上算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对学生的结论作出评价,并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

  三、讲解整十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做练习巩固知识。

  1、讲解: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从而得到20×3=60。

  2、在例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计算20×4,20×5。再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3、引导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自行提出问题,并讨论解答。

  4、总结、分析学生的问题和答案,以书中的“试一试”为练习,让学生独立计算。

  5、布置“练一练”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认真地完成。

  第2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补充。重述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通过实例引入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1、举出教材第4页的实例。

  2、提问:怎样计算12×3?

  3、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思考,看能否想出其他的解题方法。

  三、讲解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做练习巩固知识。

  1、讲解算理,并给出12×3计算过程。

  2、在例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计算12×4。

  3、对学生的解答作出肯定,让学生举实例,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

  4、回答并总结学生的问题和答案,以书中的“试一试”为练习,让学生独立计算。

  本课总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方法,通过经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乘除法

  第1课 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

  一、复习表内乘法

  列出九九乘法表

  二、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写出具体实例以及具体解答过程

  三、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写出具体实例以及具体解答过程

关于乘法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2、通过研究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复习有关用口诀解决问题的内容巩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2、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并且还学习了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一个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使学生的学习在一开始就有明确的任务。

  二、整理复习单元相关的知识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卡我们先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老师出示卡片学生算出得数

  2、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算式都用了哪些口诀?

  3、出示空白的乘法口诀表,老师把有关1的乘法口诀全部摆在第一列的位置。

  [设计意图]进行口算练习,巩固1~6的乘法口算。

  1) 组织小组进行汇报。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排列的结果?并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路,并体验这一规律。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记忆口诀,加深对1~6的乘法口诀的认识。

  2) 引导观察乘法口诀表的跑列规律。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看看他有怎样的排列规律?

  3) 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朗读乘法口诀表加深记忆。

  [设计意图]从各个方向朗读乘法口诀表,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认识,更加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的。起到巩固强化的目的。

  4) 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背诵乘法口诀表加深记忆。

  4、复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1) 出示教材65页第2题,引导学生明确题目的意义思,说一说主题图的含义。

  2) 让学生先独立进行解答。

  3)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解答方法和理由。

  4) 组织集体校正。

  [设计意图]通过对解答过程的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熟悉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口算练习,组织完成66页第1、2题

  2补充练习想一想算一算

  (1) 有16名学生,每条船限坐5人,3条船能坐下吗?

  (2)公园的门票每张3元,小红20元买5张够吗?

  [设计意图]结合实践运用,达到预计效果。

  四、随堂练习

关于乘法的教案14

  第八课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课本P27、28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表内乘除法知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

  教学难点:

  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

  1、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分小组交流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收获。教师巡视。

  3、汇报。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

  二、展开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8题。

  (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观察图,与同桌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思考解决方法。

  (2)、怎样列式呢?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这3个算式分别该如何计算呢?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7题。

  (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法、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

  (2)、同桌合作学习,请一个当老师,一个列式,然后交换。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2题。

  (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仔细观察图,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

  (2)、怎样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

  (3)、汇报,教师板书列式。

  4、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1题。

  (1)、出示3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帮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教师谈话激趣。

  (2)、学生看图,独立完成。

  (3)、小组竞赛,然后在书上连线。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提高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9题。

  (1)、出示第9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

  (2)、独立计算,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0题。

  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更为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关于乘法的教案1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授课课时:

  11课时

  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材第2、3页。

  授课时间:

  1.2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发现规律,创造规律。

【乘法的教案设计(分数乘法的教案)】相关文章:

1.乘法的教案设计(分数乘法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