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小学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推荐度:
- 《草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 推荐度:
- 语文《穷人》的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流畅、灵性、扑闪、概念、弧线、飞翔、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鼓励学生用想象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教学环节】
一、角色转换,揭示课题
1、角色转换:
生闭上眼睛,体会盲人的世界是怎样的。
2、导入揭题(板书:触摸春天)
3、由题设问:
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的感受。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安静)
三、自读自悟,理解词语
1、默读课文,边读边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寻找小伙伴帮助解答。
2、全班交流,解决字词。
3、文中的盲童安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合作研读,深入体验
1、默读课文,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2、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根据学生发言指导学生深入体验情感:
⑴ 安静闻花香:
① 读句子。
② 说感受。
③ 朗读感悟。
相机板书:鼻子、闻、花香
⑵ 安静拢蝴蝶:
① 理解奇迹,为什么说是奇迹?
② 朗读体会安静此时的心情。
相机板书:双手、拢、蝴蝶
⑶ 安静放蝴蝶:
① 安静为什么放蝴蝶?
② 放蝴蝶的一瞬间,安静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③ 蝴蝶飞走了,安静仿佛看到了什么?
④ 朗读感悟。
相机板书:心灵想、弧线
五、品评人物,升华情感
1、再次引导学生理解课题中触摸的含义。
2、这时,你对安静又有了什么新的印象?
3、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
相机板书:热爱生命、创造世界
六、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热爱生活
创造世界
一、设计意图
该板书设计统领全文,层层递进,揭示了课文的主题思想与内在联系,有梯度地呈现出盲童安静触摸春天的全过程。能够引导学生感悟安静的心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态度,激励学生去触摸世界,创造世界。同时穿插形象生动的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把握课文主旨。
二、使用步骤和方法
揭示课题时同时板书触摸春天,初知课文大意后找出文中的主人公安静,并贴安静的图片。让学生明白文中触摸春天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
在合作研读、深入体验的环节中,逐步体验安静分别用怎样的方式触摸春天。在课文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以及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句子中,首先引发学生思考:安静触摸到了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触摸到的?通过朗读,可以感受到安静是鼻子闻花香。此时,板书:鼻子、闻,并贴花的图片。紧接着,在第三自然段中,安静又触摸到了什么?她第二次触摸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到安静用双手拢蝴蝶后,相机板书:双手 拢,并贴蝴蝶的图片。最后则是本篇课文的重点,她第三次触摸到了什么?弧线通过什么方式触摸的?在安静放飞蝴蝶的一瞬间上升为用心灵去触摸弧线,触摸春天。这时,让学生感悟到其实心灵就是安静的眼睛。在朗读第四自然段的重点句子时,主要让学生自己在读中去感悟,去体会。
在课文的末尾,引导学生进行认识与感情的升华。安静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用自己的其它感官在触摸春天,最主要的是她借助想象的翅膀,创造一个缤纷美丽的世界。这就是一个盲童的心灵世界。最后板书:热爱生命,创造世界。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2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阶段学过成语的类型、意义及运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成语专题复习,使学生懂得成语是中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
3、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活动准备
1.布臵好黑板,营造活动氛围。
2.用小黑板画上表格,由计分员计分。
3.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语文活动课,现在请大家听老师说一段话。想想看,这段话在遣词造句上有什么特点:
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成语王国。
那里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叫人流连忘返;
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
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
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是的,这这短短的一段话里就用了11个成语。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会使我们的表达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大家已学了不少成语,平常也积累了一些,今天我们就以比赛的形式漫游成语王国,大家可要努力啦!
二、明确规则:
①以4个小组比赛的形式开展活动,以小组记分,最后排出名次,赢的那一组是今天的擂台。②记分员只管记分,不参加比赛。记分员宣誓:被大家选为记分员,我很荣幸,我一定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好我的工作。
三、比赛过程
工第一站——对对子游戏
(AABB)高高兴兴——开开心心 郁郁葱葱战战兢兢吞吞吐吐
(ABAC)无边无际—— 一心一意善始善终 戒骄戒燥
(AABC)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滔滔不绝 摇摇欲坠遥遥相对
(ABCC)千里迢迢——文质彬彬 得意洋洋威风凛凛 生气勃勃
过渡:刚才我们是配合的天衣无缝啊。大家很善于观察,这些成语结构形式很有趣,把它们放在一起有助于记忆。师:在成语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由数字组成的成语,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五彩缤纷”。 第二站:数字成语王国
要求:①这道题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写得越多,分数越高,写对一个成语给1分,写错不扣分。②各小组在集体讨论后由1名同学填写答案,书写要工整。③时间2分钟,超过时间不给分。(题目:①写出带有数字“一”的成语。②写出带有数字“三”的成语。③写出带有数字“百”的成语。④写出带有数字“千”的成语。)
操作程序:①请各组组长上台领题目,主持人宣布记时。②时间到,请各小组派代表将答案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③老师相机点拨。 第三站:动物成语王国
师:成语王国的动物可多啦,下面这道题叫“根据动物说成语”。要求:①这项比赛共有4道题,每次由一组抽取题目回答,当这个小组在回答时,其他三个小组要认真听,仔细想,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②说出一个成语加10分。
题目:①说出带有“鼠”的成语。③说出带有“马”的成语。③说出带有“狗”的成语。④说出带有 ”龙”的成语。
操作程序:①组长依次上台抽题目,并当众念题目。③老师相机指点迷津,烘托气氛。
[老师相机点拨,以及适时的总结,对学生学习归类成语,能起到很好的深化作用。]
第四站——趣味成语王国(每个小组发一个信封)
1、投影,巧填人体部位。
出入( )地 焦头烂()
另( )相看 画龙点()
一( )了然 扬()吐气
千钧一( ) 掩()盗铃
嗤之以( ) 摇()鼓( )
唇( )相依 调()学舌
劈头盖( ) 三头六()
一( )遮天 了如指()
口蜜( )剑 感人()腑
铁石心( )()胆相照
集( )成裘 瞠()结( )
卑躬屈( ) 摩()接( )
2、抢答题: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宝贝,大家看看都有些什么特点呢?(自由读一读,指名说。)
暴跳如雷唇枪舌剑掌上明珠鼠目寸光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掌上明珠:特指受父母疼爱的女儿。唇枪舌剑:比喻辩论激烈,言辞锋利。暴跳如雷:)
估计学生能体会到这些词语运用了比喻手法。师:也还是来举例说明一下,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特点又有什么好处呢?
师:其它的词语你们也都用了比喻的手法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如 鼠目寸光 掌上明珠 暴跳如雷 挥汗如雨
(2)、看看这些成语表达意思的方式上又有什么特点?(默读,小组讨论,请两位同学说一说)
千钧一发怒发冲冠响彻云霄入木三分
(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估计学生能体会到这些词语运用了夸张手法。师:能具体说说它们是怎么把意思夸大来说的?若学生说的是“怒发冲冠”;师:看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顶起了帽子,这怒气是大到极点了!多么形象啊! 若学生说的是“千钧一发”;师:对呀,那么重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丝上,还不马上要掉下来,这样来表达情况危急的意思别具一格。……
小结过渡:成语的确十分有趣,无论是它的词语的构成,还是它的意义,以及它的语言形式,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成语经过了千年的积淀,具有极深的文化内涵。
(3)、看下面的成语就是来源于千年前的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板书:来源)
①读一读,说一说。
历史故事:
画龙点睛 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 完璧归赵
寓言故事:
拔苗助长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狐假虎威
神话传说
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牛郎织女
宗教
立地成佛,借花献佛,点石成金,灵丹妙药,脱胎换骨,长生不老 ②齐读
③讲故事。师:谁能给我们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请一到两名同学说一说)
小结过渡:我们中华民族真是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他们把自己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都浓缩在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中。不仅如此,有些成语,从字面上,就已经直接告诉了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甚至从它的字里行间了解到意义。(板书:意义) 如果同学们继续去发现,继续去探寻你一定会发现成语还有许多有趣的特点。
四、运用——回归生活
过渡:我们知道这些成语是源远流长,但今天依然有着无比鲜活的生命力。成语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只有学以致用才能让我们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我们来完成一个练习,看看大家运用得怎么样?(板书——运用)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3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一分钟记忆竞赛、一分钟抄写竞赛。
二、交流平台
1、温故而知新。学完一单元后,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看看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如: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围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了哪些文章或书籍?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围绕某一方面的收获展开讨论,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体会。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赏析佳句。
⑵
赏读美文。
⑶
研讨读书方法。
⑷
交流收获、体会。
三、日积月累
1、激情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⑴
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⑵
尝试理解:
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⑶
学生质疑,组织解疑。
3、背诵名言。
4、出示课外有关读书的名言,
拓展积累。请同学们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⑴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⑵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⑶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⑷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⑸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
潮
5、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6、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回顾·拓展一,回顾·拓展一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4
教材简析:
《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最后一课。课文向我们讲述了非洲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从多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这篇课文在篇章布局、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十分鲜明。结构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开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和结尾“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应,呼应课题,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能够快速浏览课文
2.通过看彩色非洲教学视频和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非洲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与非洲相关的图文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聊聊非洲。 (学生交流对非洲的了解。)
2、在人们的印象里,非洲和贫穷、落后、灾难、疾病往往联系在一起。那是非洲政治、经济落后所导致。今天,老师却要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非洲(师板书:彩色)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3.、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者彭仁一起走进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受非洲的风情文化。
1.播放课件:非洲风光视频
2.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达作者对非洲真切感受的两个句子。课件出示这两个句子。读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
3.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词句来具体描绘非洲的色彩斑斓。可以做一下摘记,读后同桌之间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出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三.合作品读,充分感悟“非洲的色彩”
1、 色彩斑斓的非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分组学习,读悟交流:非洲的哪一处地方最让你心动,读一读,品一品。
2、全班交流,汇报学习。
彩色的植物世界:
1.你从哪里看出这片蓝天之下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呢?
2.交流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在何处,并感情朗读。
3.教师小结:是的,作者抓住了非洲“许多树也开花”这一特点,写出了非洲植物世界的色彩斑斓。
彩色的动物世界:
1.导语: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2.在非洲彩色的动物世界这一部分内容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
4.资料交流:说说你所知道的非洲彩色的动物世界。
5.引语:人们曾说:非洲是上帝创造的伊甸园,这里是植物的乐园,也是动物的天堂。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就在非洲!
6.课件展示非洲的野生动物。
7.小结:非洲的动物多种多样,作者无法面面俱到地描述,所以抓住了自己印象最深的蝴蝶来写,详略得当,写出了非洲动物世界的色彩斑斓。
彩色的日常生活:
1.导语: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2.学生交流读书方法,如:(1)抓关键词理解;(2)找出写得最美的句子进行体会;(3)给自己提问题而后找答案等。
3.相机引导:作者通过花花绿绿的衣服、五光十色的食物、绿树红花掩映的住房和五颜六色的宾馆,来体现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
引语:炽热的赤道骄阳孕育了这一方皮肤油黑发亮的非洲人,他们以自己的热情奔放营造了七彩的生活.
6.课件展示:非洲的日常生活。(普通三轮车夫艳丽的衣着及市场人群多、食物多样化,突出其五彩缤纷)
彩色的艺术:
1.导语: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造就了彩色的非洲艺术。
2.学生交流最令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并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从彩色的绘画、彩色的工艺品、彩色的音乐、舞蹈,来体现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3.资料交流: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非洲的工艺品吗?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非洲舞蹈吗?
4.引语:人们常说,非洲舞蹈是非洲艺术的灵魂,非洲的舞蹈质朴、清纯、火热。请同学们朗读这句话,一起来感受非洲舞蹈的魅力。
5.学生朗读:“如果你有幸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旁那穿着花衣裙欢跳的人群,不,那是流动的、五彩的旋律,你就会更深地领悟非洲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动与无限的活力。”
6.这就是激情似火的非洲舞蹈:课件展示非洲舞蹈的录像片断。
7.这就是非洲舞蹈的魅力,它让人激情洋溢,热情似火。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共同传递这份豪爽,这份激情!
四、总结全文:
1.导语:这激情洋溢的舞蹈,来自舞者的心灵。它诉说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诉说非洲的热烈与奔放。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2.学生朗读这两个感叹句:“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3.教师点题:是啊!说非洲是彩色的在于它的色彩斑斓,更在于它的多姿多彩!让我们再一次赞叹这彩色的非洲吧!
学生再次感情朗读这两个感叹句。
五、推荐阅读:《非洲地理杂志》、《非洲之旅》等。
教学反思:
对于这样一篇美文,要让学生感受它写作的技巧,体会非洲的色彩斑斓,感悟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恰到好处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开课时的出人意料:在《梦想的力量》一文中,非洲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再出示绚丽多彩的非洲图片,让大家感到惊讶、震憾。而在学文中,我 分三步走:初读知大意,再读抓重点,三读谈感受。我充分创设情景,播放非洲风光视频,激起学生对非洲的神往,再引领学生将全文进行梳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本文的表达特色。而后和学生一起走非洲,感受非洲的多姿多彩。再“读悟结合,感受非洲的自然景观”,让学生走进非洲彩色的植物世界和动物世界,从文字中细细品味,用作批注的方法,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感情朗读加深体会,全体交流尽情畅谈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其余部分的内容。课堂上,我注重精读与略读相融合,采用列提纲的方式来梳理本文的文脉,了解本文表达特色,给学生充分的言语实践时间和空间,体现着略读教学略教而不略学理念。再就是感悟与积累并重。采用作批注、激情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悟非洲的色彩斑斓并内化积累。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研习诗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 (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 ?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齐读这首诗。
《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思考探究:
⑴ 《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⑵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背诵这首诗。
《过零丁洋》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⑴ 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⑵ 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⑶ 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⑷ 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⑸ 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⑴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⑵ 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⑶ 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⑷ 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⑸ 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3、齐读这首诗。
三、布置作业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
二、研读作品
《水调歌头》
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
宫阙(què) 绮户(qǐ) 婵娟 (chán)
2、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3、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
⑴ 阅读讲析词上片。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 )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 (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⑵ 阅读讲析词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
提问:
① 什么语气?要点提示:反诘埋怨。
② 怀念谁?要点提示:弟弟子由。
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
③ 提问:用什么语气、态度?要点提示: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
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④ 提问: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要点提示: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4、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山坡羊潼关怀古》
1、揭示课题: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4、教师简要讲解: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 (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5、思考探究:
⑴ 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⑵ 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⑶ 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6、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 (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 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6
教材分析
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 “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白日里,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无论是花色多样的牛,还是骏马或是其他动物都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广阔无垠的草原无疑就是他们的自由王国,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闲游憩图。即使是傍晚出现了挤奶的人也并没有打破草原的寂静,连船只行驶也是舒缓平稳的,车船的到来与离去也反衬出了草原的寂静。直到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静谧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静夜图。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向,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向往之情。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虽然描述的是外国的异域风情,但是课文所描写的田园风光和我们农村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接近的,成群的牛羊、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这些都是我们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所以在这方面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的。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契机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荷兰王国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当然,有感悟还是不够的,最好能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将自己的独有感受表达出来,可以是直接的语言表达,也可以是通过朗读来表达,只要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在里面,我们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让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情感,敢于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象,激情导入:
1、播放荷兰美丽景色的录象,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纵横交错的运河、鲜艳的郁金香、转动的风车……
2、教师适时讲解:“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3、提问:你在刚刚的录象中看到了什么?
4、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我们的课文描写了荷兰的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探知欲望去探究文本,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二)精读感悟:
1、在学生读通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
2、朗读、议读,品析交流。
(1)让学生主动朗读自己想读的,品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注意读出自己的理解,边读边体会,自己为什么喜欢或是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2)指多名学生朗读、议读。(教师相机点拨,不需让学生多作分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悟读出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环节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自主地从课文中找出自己想读的内容和喜欢的句段,自主地讨论和交流感悟到的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无论是朗读效果、理解的多少,还是情感体验的深浅,都不强求一个标准,力求体现个性的差异,让学生真正地成为阅读的主人。】
在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品读和理解时,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进行指导。
具体来说我打算这样处理:
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极目远眺所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详细描写了奶牛图,略写郁金香图。体会奶牛色彩美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碧绿如丝绒”“黑白两色”来体会。体会奶牛的姿态美时我可以让学生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体会牛的不同姿态所体现出的不一样的美。有的是默默低头吃草,有的是若有所思,有的是活泼好动的牛犊,有是的仪态端庄的老牛。我打算用课件展示这样一幅画面: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到处都是黑白两色的奶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姿态上讲台站在这背景下来读,读出他们各自的姿态美。至于那大片的郁金香可以一带而过,也可借助课件这一辅助教材来帮助理解朗读。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低地上的景色,着重写了骏马图,要让学生体会骏马在草原上的自由。在这里我打算提出这样的疑问:“你们在什么地方会觉得很自由?会觉得无拘无束?”也许他们会回答“郊外”、“操场”等等地方,让他们谈谈让自己感到自由的地方的特点,谈谈自己自由的感受。从而迁移到骏马身上,骏马们为什么会这么自由?是什么让他们这么自由?这样学生就能从自身的切身体验来体会骏马们的无拘无束、自由驰骋,也体会到了原野的广阔以及作者对充满生命活力的自由自在生活的无限向往。
第四自然段:描写了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文中有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绿色”、“白色”、“黑色”,还有表示数量的词语,“成千上万”、“成群结队”,要抓住这些词语进行品读,读出它们的安闲。
第五自然段:写傍晚的景色,重点描写了挤奶图。我打算这样设计:让全班同学从刚刚那活跃的气氛中安静下来,然后放一曲舒缓的乐曲,随着乐曲我轻轻地朗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来说说感受,体会到傍晚的寂静。也许有学生提出“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不是安静,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争论,作为教师要巧用读文时产生的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要善于发挥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的效用。到最后,我可以点一下,这汽笛声是从“远处”“偶尔”传来的,连远处的汽笛声都能听到其实是反衬出当时的寂静。引导学生读出傍晚的寂静。
第六自然段:写夜晚的景色,描绘了一幅美好宁静的田园夜色图。这里要引导学生读出夜晚的宁静和安详。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提问:为什么说这是真正的荷兰?为什么要用“真正的”三个字?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什么才是“真正的”荷兰?其实这一步骤就是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总结,让学生把刚刚零碎的感悟加以整合,对荷兰的田园风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体会田园景色所蕴涵的诗情画意,回到课题《田园诗情》。
(三)总结课文:
最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了那里迷人的田园诗情,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
【设计理念:在读懂课文完成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这各种各样的想法,再一次表明了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和积淀,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并且,通过表达,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得到了彰显,为后续学习明确了目标。】
(四)布置作业:
1、自选作业:读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摘抄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以小导游的形式介绍某一处景色。
2、拓展延伸:荷兰这么美,你还想了解它更多的情况吗?课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有关荷兰的资料,然后每小组推荐一位代表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田园诗情
奶牛 悠闲
白天 骏马 自由 诗中有画
动物 安闲 画中有诗
夜晚 安静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7
一、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的第六课,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抒发了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文章富有感染力,很适合初中生学习。它的语言浅显明了,但情感内涵丰富,可以通过此文教育学生尊敬和爱戴自己的母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加深儿女对母亲的理解;
2、学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二、 学生分析:
学生刚离家到学校念书不久,普遍都有思乡、思家、思亲情结。特别是思念自己的母亲。但是他们又搞不懂自己离不开母亲的真正原因。这正是学生的天真幼稚之处,也是为人处世肤浅的一面。他们的真情需要熏陶、需要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他们幼稚的心里种下“孝”的种子。
三、 设计理念:
体现语文人文性,学生的主体性和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创设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水平和审美情趣,使他们敢于说话,敢于质疑,这就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实际,体会母女之间那种真挚的情感,并认识母亲对子女成长所做出的无私奉献。
2、知识目标: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懂得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 教学流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让学生欣赏歌曲《妈妈的吻》。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的动人旋律及感人的歌词,同时谈一谈自己的内心感受。
反馈:这个环节学生普遍比较能投入,能够为歌曲优美的旋律所吸引,有些同学甚至产生共鸣,流下了眼泪,特别是女同学。另外同学们在谈自己感受时均认为这首歌很有吸引力,很令人感动,而且容易引起自己对往事的回忆。我想借助一些优美的暗示来上语文课效果的是很好的,同时学生的心底是纯真无邪的。
2、 学生分组讨论,畅谈感受。
A、母亲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一件事:
反馈:有的同学谈自己生病时母亲连夜或冒雨送他(她)到医院的故事;有的同学则谈了母亲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巨大帮助;有的同学甚至提到母亲如何对自己进行呕心沥血的教育,如何为了儿女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总之有回答问题的同学在谈话过程中无不流露出感激和自豪之情。认为自己应该在长大后孝敬和报答自己的母亲。
反思:学生各式各样的回答,虽然让人应接不暇,但我内心里还是感到欣慰。因为通过他们的回答和谈话,我感受到“人之初,性本善”的含义所在。我想我面前坐着的是一群本性善良、质朴的孩子,如果教师能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教育,我们使学生“学会做人”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B、 自己日常生活中曾经做过的对不住母亲的事:
反馈:一开始学生都不太敢说出自己做错的事,后来在我的带动下(先让他们听我的经历——这也体现师生平等、互动的原则)同学们慢慢踊跃起来了,纷纷打开自己的心扉,把压在自己心中的不快都说了出来。比如有个同学说自己曾经在背后骂过母亲,并取笑她,后来发现自己错了又没胆量向母亲承认错误;还有个同学说自己假装生病,来骗取母亲的同情……
反思:虽然同学们的话让我感到惊讶,但我同时却也看到了他们诚实、善良的一面和可塑性。作为教师,我想应该从正面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让他们知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二)、学生阅读课文《小巷深处》,并且分组探究:
1、课文中的“小莉”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母亲的?(主要通过哪些描写)
2、应如何评价她的这种行为?
反馈: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们的讨论相对活跃,但是回答的答案比较统一。一般是:喜欢 → 反感 → 讨厌 → 感动。学生能够较全面地去发现问题。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们则由讨论转化为争论,主要形成两种观点:1、对“小莉”的行为应持批评态度,因为她忘恩负义,没有尽到做女儿的责任,对不起自己的养母;2、认为“小莉”的做法值得同情,可以理解。因为她是一个被捡来的孩子,有自卑的一面。同时她还是一个孩子,是老师、家长没有教育好她。而且她知错能改的做法也是值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8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四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词语和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3。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4。继续练习钢笔和毛笔字的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读书做记号。
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会在生活中使用赞美语。
教学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
2。积累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处处留心
1。 读题目要求
2。 自己看表格中的内容,明确对应的记号
3。 你怎样将这些记号记下来,(学生讲自己的方法)
预习15课,尝试用记号做批注
学生读名人名言,指生读,记下来
思考:两则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作者运用打比方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理解意思
2。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
3。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3)交流。
(4)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2。(1)让学生自读5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是试读,正音。
(3) 小组交流歇后语的意思
(4) 讨论,总结:歇后语分两部分,前部分像谜面,后部分像谜底。
“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
(5)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二、写好钢笔字
出示“官”“窜”“霞”
生说说发现(上面的“帽子”会变化,有时大,有时小)
指导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恰到好处的语句赞美别人,从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师故事引入赞美
一个关于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1921年卡耐基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执行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当记者采访时,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确实,赞美就如同是拂面而来的春风,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鲜花。德国诗人歌德就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
二、材料交流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赞美的格言。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感受赞美的魅力。
生拿出材料进行交流。
三、情境互动,学习赞美
1。 师: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心田,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那么,如何对别人进行真诚的、恰如其分地赞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在“赞美”前板书“学会”两字)
2。创设情境
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劳累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会怎么对妈妈说?(教师表演将烧好的菜端上桌,并不停地用袖子拭汗,用手捶背)
先后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适时引导:赞美别人时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言语要真诚,不说奉承话。同时,也要伴有真诚的神态举止,这样别人才能接受。除此以外,也应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等正确使用赞美语。
3。情境练习一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老师给每一小组发了我们班上同学的作文本。大家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赞美的?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学生讨论、交流)
师:老师现在是一名记者,我想采访一下被赞美的同学。听了同学对你的赞美,有什么感受吗?
四、联系生活,运用赞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赞美。比如,园丁、警察;再比如,陌生人给小孩让座、同学捡起地上的垃圾等等。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在情景中去赞美别人。
生讨论练习后,每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五、全课总结,升华赞美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差不多每一位同学都学着去赞美了别人。现在,我们就来反思一下,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你的心里感觉怎样?(生自由说后师总结)是啊,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纯真的心,能为别人缤纷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
教后小记: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9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给段落分层的能力。
3、理解本课“调兵遣将、自不量力、不计其数”等重点词。并掌握句式“不是……也不是……而是……”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周瑜制定“火攻”计策的依据及实施“火攻”计策的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理解号称八十万的曹军为什么会败于仅三万的周瑜的军队。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第一段
展示赤壁之战形势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曹、周两军各自的地理位置,逐步展现文章结构。
提问:
(一)赤壁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周瑜又是怎样做的呢?随课文理解“夺取”、“调兵遣将”的意思。
(二)双方作战的兵力又怎样呢?(板书:3万,80万)
二、学习第二段:曹操和周瑜都想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战前他们各自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请同学带着这个总是齐读课文第二段,学生读后思考,小组讨论后回答。
继续追问:(1)曹操为什么“铁索连船”?这样做好不好呢?
(2)周瑜采用火攻的依据是什么?(板书:火攻)
三、学习第三段: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段,思考周瑜用火攻的方法打败曹军分哪几步?让学生边读边用笔划分层次用“/”线表示,并用简短语言概括。(同座位交流后回答)
多媒体逐步展示:写信诈降、乘风行船、火烧曹船、曹军大败。
(二)学习第一层
展示黄盖给曹操写信的内容(个人读)
引导学生分析
1、曹操接到黄盖的信为什么会欢喜得不得了?从信中找出原因。(理解“自不量力”)
2、周瑜既然准备用火攻攻打曹军为什么还要写信诈降呢?
3、要想使火攻得以实现,还需要什么自然条件?(东南风)
(三)学习第二层
展示两军对阵图体现东南风对火攻的作用
思考讨论:
1、课文中哪几处写到东南风?(用“ ”线在文中标出)它与火攻有什么关系?(先让同座学生交流,再请一位学生到屏幕前用教棒叙述)
2、东吴乘风而来的船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大组讨论,允许争论)
分析比较句子:
①里面不是兵士,也不是粮食而是芦苇,……
②里面是芦苇,……
附问题:课文中为什么不直接写船里面是芦苇,而要写船里装的不是士兵,不是粮食而是芦苇,……
(四)学习第三、四层
1、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引入激烈战斗的意境之中。
这时候,黄盖的二十条火船,乘着东南风,驶进了曹操的船队,曹操的战船正象黄盖事先所预料的那样,没法散开,一下子都着了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越烧越猛,势不可挡。同学们想不想看这精彩的战争场面?
2、观看赤壁之战的精彩片段,把“火烧曹船”、“曹军大败”的精彩场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演示,师生共同观看)
问学生:从精彩的片段中都看到些什么?
3、①找出课文三、四层中写火势旺盛的句子,为了说明火势旺盛,哪些字词写得好?(重点体会“都”、“封”、“窜”)
②三、四层中哪些句子写曹军大败的呢?哪些词语写得好?(重点体会“不计其数”、“丢盔弃甲”)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由字词→句子→段落,读出火势旺盛的壮观场面,读出曹军溃不成军的惨残情景,体会字词对句子的表现作用。
朗读方式:由个人读到分组读(或集体朗读)
四、总结
提问:东吴仅三万人,为什么能打败号称八十万的曹操?(板书:胜、败、知己知彼、骄傲轻敌)
五、课堂练习(略)多媒体展示
六、结束语
“赤壁之战”周瑜取得了胜利,这一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课后请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到第五十回。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10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欣赏品味犟龟这一形象,全面理解“犟”的多层含义。
3、体会文章的主题,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教学重难点:
理解“犟”的含义和小乌龟行为的思想价值。
教学准备:
学生充分地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初理“犟”
1、同学们,传说中,它背起了宇宙大地;它是动物界中的老寿星,它还曾跟兔子赛跑过,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学生回答:乌龟)对,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它是由德国的儿童文学家米切尔·恩德给我们带来的“犟龟”。(按键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犟”是什么意思呢?谁来告诉大家?(指导学生看“犟”下面的偏旁“牛”后,指名学生回答。)(按键出示字幕——犟——固执,不听人劝)。
二、整体感知,发现“犟”
1、课文的标题是“犟龟”,那这只小乌龟到底是怎么“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首先,让我们大声地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按键出示字幕:朗读课文,要求:(1)读出各种小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揣摩它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2)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小乌龟“犟”的特点的句子。)
2、指名同学接力复述课文。
3、文中哪句话最能突出小乌龟“犟”的特点?
归纳:按键出示字幕: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4、“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说明了什么?(先找到相关部分,再读,最后再分析)。
三、合作探讨,感悟“犟”
1、那么小乌龟是顺利地实现了它的决定么?在这个过程中它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阻碍呢?相机按键板书:
(1)蜘蛛——嘲笑,爬得慢 小乌龟——决定不可改变
启发:当你被别人轻视时,你会怎么办?
(先不下定论,让学生自行感受,以下同)
(2)蜗牛——方向反了 小乌龟——调转方向
为什么小乌龟没听蜘蛛的意见,却听了蜗牛的意见?这说明了什么?(乐于听从正确意见)
启发:当你努力了很久,别人却告诉你,你之前的努力方向是错的,你会怎么办?((1)改变方向,从头再来,因为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别人说。(2)一个方向走到底,付出任何代价也不改变。因为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3)壁虎——婚礼取消 小乌龟——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4)乌鸦——狮王去世 小乌龟——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当你一直看不到成功的迹象时,你会怎么办?
((1)继续努力;(2)放弃努力)
2、如何评价乌龟这种犟性好坏呢?结合实际生活情况谈谈你的看法。
生:(自由讨论并发表意见)
(好:是因为有执著的精神;坏:是因为不听人劝,一意孤行。)
3、你认为犟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结合课后练习)
(我认为犟龟是成功了,因为它要参加的是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最后它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4、师小结评:是呀,生活中“犟”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因此我们要采取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然而本课的小乌龟犟得好、犟得妙,它正因为犟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5、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读出各种小动物的语气、语调、语速。(读完课文,指名评价)
四、质疑解疑,深究“犟”
师:我们读了,听了,看了这个故事,同学们肯定有不少收获,同时,也可能存在很多疑问,现在,就请把你的疑问提出来,先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讨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呆会儿提出来,我们全班同学共同探讨,希望同学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学生自主质疑解疑,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小乌龟并未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算不算个成功者,为什么?
(2)是不是做任何事,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坚定信心”,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成功者?
2、大家表现得很不错,提了很多与课文有关的问题,现在来谈谈你的收获。
五、拓展想象,深化“犟”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小乌龟回来的路上再遇到那些劝阻者,会说些什么呢?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拟人化的手法,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我们做事也会像犟龟一样,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展翅高飞的雄鹰。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小乌龟一样,犟得精彩,犟得可爱,犟得有理。
板书设计:
腿短路长
9、犟龟 走错方向 我的决定
婚礼取消
不可改变
狮王去世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和媒体准备
句子卡,生字卡,投影图片。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语
①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②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生汇报,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三、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看第一张图片,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么样?
默读课文用划出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随机学习生字灰。
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进行朗读指导,学习生字披、鼓。
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
师: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带头饰上台汇报)
四、写字指导
1、观察有、在、什、么,学生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2、范写,学生描描写写。
3、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卡片。
2、朗读小蝌蚪和青蛙样子的句子。
二、继续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①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请孩子们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
②小组交流
③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
④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2、学习课文2~5段
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鲤鱼和乌龟)师贴图
①学习第2段
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问
为什么要迎上去?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
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
过渡: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妈妈。
②学习第3段
引读: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
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表现出怎样的心情?(急切)
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切?(连忙、追上去)
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
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
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
过渡: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③学习第4段
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生自由说。
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情况。
师小结:可见,作者用词准确,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向他学习,这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准确形象又生动。我们也要向小蝌蚪学习,只有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探究,坚持到底,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④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3、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演一演这个故事
六、指导写变、条。
查找、一只青蛙一年可以吃掉多少害虫?
青蛙为什么成为捉害虫的能手?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长出两条后腿尾巴变短青蛙
迎鲤鱼图追乌龟图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12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本课8个生字。重点指导“考”、“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朗读。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请生认读。
“反应快”游戏:出示生字卡片,请生快速认读,比比谁的反应最快。
请生轮读课文。
二、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1. 小组练习,分角色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2. 生戴上头饰,班级汇报表演。引导学生模仿故事中梅花鹿和金丝猴的神态动作,表演时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评选出演员。
3. 交流:如果让你和你的同桌合作做一件事,你们会合作做什么/同桌合作讨论。
生交流,师总结,课件出示格言——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4、实践:梅花鹿和金丝猴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本领,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合作,最后摘到了果子。我们也来一次合作的尝试吧!游戏“合作闯关”。
三、巩固识字:
1. 课件逐个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生开火车认读。
2. 换语境识字:课件出示包含本课生字的儿歌,生读。
3. 找出儿歌中本课要求学写的生字,生字呈现在田字格里。生认真看,仔细想:你觉得还有哪个字最难写?它的哪一笔最容易写错?你想提醒大家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重点指导:“考”“急”。
4. 生选择自己觉得难写的生字写一写。
5. 作业展示,师生评价。
课 文:
比 本 领
森林里住着一只梅花鹿和一只金丝猴。他们俩都觉得自己本领大。大象伯伯说:“我来考考你们俩。河对岸有棵果树,树上结满了果子。你们谁先摘到果子,就算谁的本领大。”梅花鹿想:“我跑科快,我一定能先摘到果子。”金丝猴想:“我会爬树,我一定能先摘到果子。”
比赛开始了。梅花鹿飞快地向前跑去,轻轻一跳,就过了小河。他一口气跑到果树下,得意扬扬地想:“还是我的本领大。”可是果树太高,他跳了又跳,怎么也摘不到果子,只好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这时,金丝猴还在河这边,他过不了河,正急得团团转呢。
大象伯伯走过来说:“你们想想办法,就能摘到果子。”
他们一下子明白了。梅花鹿驮起金丝猴,过了小河。金丝猴很快就爬上树摘到了果子。他们一起把果子送到大象伯伯。大象伯伯问:“你们谁的本领大呀?”梅花鹿和金丝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1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少年中国说》,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2、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把握少年中国所具有的特点。
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
2、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铺垫导语引入
1、师:同学们,在中国近代有一位非常的人物,曾写下了一篇文章,激励了当时无数的中国有志青年,这篇文章是《少年中国说》,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位作者是谁?
2、作者链接: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代表人之一,学者,诗人,宣传家。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师从康有为,受改良思想影响。曾经参与“公车上书”,又与谭嗣同等创办南学会,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组织保国会,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一生著作甚丰,大部分收入《饮冰室合集》。
3、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00年,是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在日本时写的。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是保守守旧、顽固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二、初步感知,解决生字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鹰、隼、发、硎(xíng)、澌
2、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少年的责任。
第二部分(第二段)说明中国少年的勃勃生机。
第三部分(第三段)赞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点明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三、深入阅读。
1、细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及翻译书弄懂重点文言字词和文章的译文。
2、理解题目中“少年”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一是针对日本人称我中国为“老大帝国”,作者愤然回击,称中国为少年中国;二是因为少年象征着国家如朝阳般蓬勃兴旺,生机勃勃;三是中国是古老的中国,又是进步的未来之国。
3、阅读课文,说一说少年中国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课文运用了八种象征、比喻描述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勃,前途无量。以“红日初生”,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和“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以“鹰隼试翼,风尘翕张”的冲天气势,喻我中国少年创造的少年中国的英姿;“奇花”“干将”两句,前者是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后者是以刚刚磨砺过的宝剑比喻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
四、拓展迁移。
特色品评:小组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明确:结构完整,推理严密,以人喻国,富有鲜明的形象性。
五、布置作业
我们的祖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正阔步走向世界。以“青春中国”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板书设计:
少年的责任
少年中国说、少年和祖国的关系
作者对少年和中国的赞美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1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吆喝是“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老北京城的胡同小巷经常可以听到小贩们的各种吆喝声。今天,我们跟着萧乾先生一起去品位老北京城那起伏有致的吆喝声。
二.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文中介绍到的吆喝声有哪些?介绍吆喝声时按照什么顺序?
研读赏析
提问:
1、文中介绍了多种吆喝,哪个片段你最喜欢?为什么?请找出来细细品读。
2、作者多老北京街头的吆喝声怀着怎样的情感?
(让学生深入文本,反复朗读品位出京味文化的内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整节课的重要点所在。)
3、你还有哪些问题,欢迎你来提问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课文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介绍繁复多样的吆喝声的?
(2)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这会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3)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声会吓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4)全文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酌情点拨。
明确:
(1)理清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结构时,一定要注意语段之间的衔接过渡语句,它们像路标一样,标示作者的思路。阅读时要搞清楚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如衔接过渡的语句有:
①“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这一句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
②“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从“一日”转到“一年”。
④“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的叙述介绍自此开始转向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15
教研资料:
绿色记事本
教学目标:
1、会认“供、耗、捐、购、臭、簿、限”等七个字,掌握本文的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习写好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奥茨和他的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让学生了解环保小知识.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有一个小朋友叫小奥茨,在新学期开始时,他得到一本记事本,这是一个很特别的记事本.你们想看一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质疑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1)、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颜色是绿的吗?
(2)、谁给他的记事本?为什么要给他呢?
(3)、这本“绿色记事本”中记录了什么内容?
设计理念:本课的课题统领了全文,读了课题,只要稍加引导,学生的思维就会发散开去。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一起读课文吧!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的生字。
(2)、边读边想课文中关于“绿色记事本”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
(3)、汇报,检查生字。
A、请学生读词语:提供、濒临、捐献、攒钱、臭味、簿片、消耗、购买、限制。
B、理解词语:耗费、濒临灭绝、购物、收支簿、限额。
C、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
(4)、指名轮读课文,再次思考“绿色记事本”写了什么内容?并找出有关的段落。
设计意图:有话说:“站在岸边学不会游泳。”因此,我让学生都自己到“水中”去实践,自己读课文,找自己不认识的字,认识自己的生字。学得怎么样?必须要有反馈,自由读,集体读,都不能很好的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此文是独立阅读课文,因此,在学生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让他们个人轮读,一则能很好地检查学习的效果,二则学生亲自读了,对语言会有更好的感悟。
三、默读课文,探究内容。
1、绿色记事本的封面是什么样的?
2、绿色记事本是用什么材料作成的?
3、绿色记事本上写了哪些内容,请你把每个内容用一句话说出来。你从绿色记事本上的内容,感受到了些什么?(读3至10自然段,看看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记录的内容。)
a. 为濒临灭绝的灰鹤捐款.受表扬.
b. 因为自己马虎睡觉忘记关电灯.浪费电感到后悔.
c. 上图画课因为粗心画画.浪费了三张白纸感到惭愧.
d. 看到妈妈浪费水电,建议妈妈把衣服攒多了再洗.
e. 哥哥为了弥补自己开赛车造成环境污染,决定和朋友每年额外种二十棵树.
f. 建议和爸爸坐公交车上超市购物,节约了汽油,保护了环境.
j. 我不顾垃圾的臭味,耐心地把垃圾分类处理.
4、你认为他哪件事做得最让你欣赏?把你喜欢的内容读一读。
5、其他同学的记事本上都写了些什么?
6、现在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吗?
四、学生有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后,作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因此,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课文,感悟。然后,才进行小组讨论。如果没有充分的自己思考的时间,小组交流的时候,就不知道从何说起,思考的程度也不会深。因此,我让学生自己先思考,这样,在交流的时候,就做到有的放矢,自己哪懂了?哪不懂?通过小组交流,切实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
五、反馈学习情况:
六、将我国现在的旱情通过图片、新闻,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看。
七、 总结全文:学生们的“绿色记事本”记录的虽然是些生活中的小事,但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已经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烙印,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树立环保意识,开动脑筋,创新方法,并在实践中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
八、拓展训练:
谈谈自己平时在环保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生活中的小窍门。
九、作业:
1、给父母讲讲这个故事。
2、写一篇环保日记,内容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