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推荐度:
-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推荐度:
-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推荐度:
- 折线统计图教案 推荐度:
- 挑山工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读图的过程中,感受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点,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达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能运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设计思路:
现代教学理论观点之一就是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乐在其中,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这一课中我千方百计的设法启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是他们产生学习的热情,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
1、 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实际,让他们想说、乐说,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自然复习旧知后水到渠成引出新知。新教材的应用很注重情景的创设,对旧知的复习渗透很少,而条形统计图这部分知识却是在一二三年级以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复习旧知很有必要性。
3、 新授的内容是在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中进行的,知识的获取靠学生的实验、分析、推理,因此要给与学生宽松的活动、交流的时间。
4、 数学知识来源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数学,又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既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又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我曾经和三小的同学有过一次愉快的合作,同学们的聪明、勇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能再次和同学们一起经历40分钟的学习与探索,老师非常高兴。在四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想你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你的班主任说吧!今天借这个机会把你最想对班主任说的一句话说给我们听好吗?(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将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抛给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便能迅速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听了同学们热情洋溢的话语,我很受感动,我想你们的班主任会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骄傲。那么你们能很快的告诉我有多少同学发言了吗?要想知道这个数据,需要用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呢?——统计。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统计呢?(生答)师:真不错,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方法,老师建议咱们以小组为单位,以你们喜欢的方法。统计一下发言的人数好吗?
师出示统计表,学生汇报。(复习旧知与情境创设融为一体,使学生启动内在动力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二、新授
我们已学会了将原始数据分类整理成统计表,那么这些数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展示?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教师出示统计图:首先观察这幅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一格表示一个单位,板书)能不能把刚才统计的发言的同学人数在这幅统计图中展示出来呢?师涂学生说,看。
师:出示大相小学四年级同学发言统计表让学生观察这一组数据40、45、35、40、48,这两组数据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观察汇报(两组数据的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明确较大的数据为新知埋下伏笔。)
师:你能用同一幅统计图表示出这一组数据吗?
生观察
师:格不够,怎么办?
生分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汇报(统一一个格表示5个单位最合适)
师:观察40、45、35、40、48这几个数其中40、45、35都是5的倍数而48不是5的倍数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给学生宽松的交流讨论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感受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
教师明确:当不能涂满格时,看一个格代表几个单位,然后把一个格平均分成几,取其中的几份。教师演示把一个个格平均分成5分,涂其中得3份。
师:我们一起扫清了障碍,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把统计图涂的既整洁又美观。
全班交流展示老师、学生各给与评价或一句鼓励的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的同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师:1、通过刚才我们完成统计图相信你从中一定获得了更多的数学信息,能说说吗?
师明确:条形统计图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简洁的告诉我们信息,当数据比较大时,我们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来表示。
2、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谁来帮他解决?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三、巩固练习,发展新知
(一)试一试
1、出示老年活动中心老人活动统计表,问: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2、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明确后独立完成,教师要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进行统计时往往有很多比较大的数据,而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来展示因此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你还知道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事物还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吗?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加以补充并出示相关的统计图。(这个环节的安排是让学生挖掘身边的数学,便于学生理解,藉以取得学习数学所必须的感受和生活经验,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四、全课总结
我们会看统计图,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统计图获得了很多知识。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知道,孩子们运用我们的智慧去感受、去发现、去探索,你就能从数学中得到无穷的知识,无穷的乐趣,希望大家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作业:
你对今天的这节课是否满意?(选择:满意、不满意、还可以)通过调查制成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2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
1、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知识的有效建构。
本节课通过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复式统计表和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既复习、激活学生已有的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认知,又为后继的学习提供准备材料。接着通过提出对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才能作答的问题,让学生先遇到具体问题,再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数据来解释,并让学生尝试运用,从而切实经历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和敏锐性是大有好处的,这也恰恰是统计观念的精髓所在。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既能让学生认识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是反映更丰富的信息的需要,又能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发展而来的,初步感悟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2、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引导学生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楷纸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这些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各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对统计知识经历一个再认识的过程,并且通过比较明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引导学生进行猜测。
师:在体育课上你们玩过投球游戏吗?根据你的经验猜一猜:投球时单手投得远,还是双手投得远?结果与什么有关?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测,大多数学生认为单手投得远)
2、探究验证,引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统计表)
(1)引导发问:①根据上面的表格能比较出结果吗?
(能,但是比较困难)
②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应该画统计图来比较)
③画什么统计图来比较更合适呢?(条形统计图)
(2)讨论: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两组数据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预设
生1:用两个条形统计图分别表示出第一活动小组单手投球和双手投球的情况。
生2:在一个统计图里将这两种投球情况表示出来。
(3)引导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
①学生动手制作并进行展示。(情况一:制成两个统计图;情况二:制成一个统计图)
②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哪种统计图更容易看出投球的结果。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在一个统计图里表示出两种投球情况,更容易看出投球的结果)
(4)明确将两组数据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里表示出来的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
3、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课件出示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统计图
(1)小组讨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各部分组成。
(2)讨论、总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相同,只是需要用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组的数据。
4、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①小组合作探究,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②汇报探究结果。
(2)总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105页例2和106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在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并学习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统计、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讨论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绘制统计图并发现数据中体现的问题。
2、结合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练习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统计、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探究发现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对比图例,引入新课。
1、出示统计表
我国1997年和1999年自然保护区数量统计表年份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1997年124392843261999年1554021384492、出示统计图
提问:根据一张统计表,老师画出了两张统计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师:图2这个条形统计图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刚才通过两种复式统计图比较,我们知道横向复式统计图与纵向复式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其他方面都是相同。如果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表示较为方便。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例2
1、谈话引入:同学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家里都买上了小轿车、面包车。同时,还有大客车、货车等车辆给人们提供了不少的方便。为了给这些车辆停车带来方便,我们会修建很多停车场,让不同类型的车辆停放在停车场的不同位置。那么,如果你是停车场的管理员,就要对停车场的各种车辆数量进行统计,然后从统计的数据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如何才能更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呢?这就要用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课件出示例2统计表
①提问:请大家说说从这张统计表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教师:这是一张复式统计表,根据统计表我们可以知道有甲乙两个停车场,分别停有轿车28辆和24辆,面包车12和10辆,大客车6辆和7辆,货车4辆和3辆。
②教师引导:通过这个复式统计表,我们可以绘制出前面对比过的那种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出示待补充的统计图)
教师: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③教师: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前一节课我们又学习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请大家利用这两个旧知识尝试补充完成例2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分发学具——出示统计表。
学生根据统计表独立补充完整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④教师:老师也根据统计表制作了一张统计图,大家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补充完整的统计图。
教师:请同学们对比观察自己绘制的和老师绘制的统计图,说一说我们在绘制统计图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师归纳并板书:
条形粗细要均匀;甲、乙两个停车场辆数的图案要不同;写好数量;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⑤根据绘制统计图需注意的问题,小组间展示交流,互相评价绘制的横向复式统计图。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间将各自绘制的统计图进行展示交流,共同评价小组内绘制的每张统计图,并对小组内的每张统计图进行评等。评等分a、b、c、d四个等级。
⑥请几位学生在全班展示交流自己绘制的横向复式统计图,同时师生加以评价。
3、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根据这张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
4、请几位学生在班内汇报、交流。
师归纳:通过甲乙两个停车场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个停车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轿车停放的数量较多,由此可以初步断定其他停车场中轿车的数量也是最多,或者在整个社会所有车辆中轿车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指导完成106页的“做一做”
1、让学生独立完成这张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1985年甲、乙二个地区降水量各是多少?20xx年呢?
3、根据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有没有什么建议?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绿化多——树林多——降水多——树林茂盛……形成良性循环
师归纳:根据图中信息发现绿化搞得好,树木就多,树木越多就能带来更多得降水,树木就更茂盛,能够形成良性循环。为此,我们要积极进行绿化活动,努力把我们周围的环境绿化好,保护好。同时,我们要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大力宣传环保知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勇于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课件出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们要: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四、全课总结,学生质疑,自我评价。
1、让学生说一说这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教师:课要结束了,老师想问你们对自己这堂课学习满意吗?并想做以整理、统计、分析(课件出示统计图)。统计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教师根据统计的数据制作自动生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生共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
五、作业
练习二十的1、2题。
板书设计: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条形粗细要均匀
2、复式的两个图案要不同
3、写好数量
4、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题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表格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2、让学生经历把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比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比较积极地评价和反思学习的结果。
4、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
师:同学们,每年的春天和秋天,学校都要组织我们大家一起春游和秋游,通过春游和秋游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体验大自然的美,而且能增加同学们的知识面。你除了学校组织的春游和秋游到过一些比较近的地方外,还跟着自己的家长或亲戚到过哪些较远一点的地方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说法)
师:如果现在老师让你选择一个远一点的地方去旅游,那你会选择哪里呢?为什么?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想一想:我们外出旅游在选择目的地时,我们通常要考虑哪些因数?
(风景、气温、吃住、交通……)
师:对!气温也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因数,因为气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着我们旅游的兴趣和情绪。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夏天往北方去比较舒服,冬天往南方会感觉好一点。下面老师就选择了两个美丽的城市,一个是我们的首都(北京);另一个是有山水甲下美称的(桂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两个美丽的地方20xx各季度的平均气温的情况。
出示教材例2(课件出示)
二、引导探索,建构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提问:这张统计图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指出:这张统计图同时反映的是两个城市的气温情况,象这种统计图,我们就
把它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通过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同桌之间可以相互的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学习
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通过相互的交流信息学会合作互助,在观察和信息交流中对新知建立了表象,初步了解和认识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
师:淡蓝色直条和深蓝色直条分别代表哪个城市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讲述:在图的右上角用不同的颜色画了两个小方块,分别标出了两个城市的名
字,这是复式统计图的图例,有了图例才能分清不同颜色的直条各表示什么数量。有无图例是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明显的不同之处。
提问:根据图例、直条的高度和直条上所标的数字,你能说出每个季度两个城
市的平均气温吗?说给同桌听听。
⑴谈话: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在一张统计图中反映出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
温状态,复式统计表也能在一张表中反映出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状况,所以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填写复式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110页,完成统计表的填写。填好后同桌可以相互检
查。
集体交流完成填表。
2、看着上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节相差最小?
②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呢?
③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④回答上面的,你觉得看统计图方便,还是看统计表方便呢?
⑤你觉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教学例题的过程中,教师“搭桥铺路”、巧设“阶梯”,学生在认知和思维上“拾级”攀登。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性循环之中进一步完善了新知,加深了对复式条形统计图认识的理解】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指导“试一试”。
先让学生阅读题目。提问:
统计表中提供了哪些信息?统计图中的图例告诉我们了什么?你从电脑组的
两个直条的高度看出它们所表示的人数吗?说说你是怎么看的?
指名回答后让学生在直条上标出数据。
谈话:下面我们要给另外三个兴趣小组画直条,想一想应该怎样确定直条的高度?
通过交流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人数是5的倍数,直条的高度应与左边纵轴的
标尺对应,如果人数不正好是5的倍数,要细致考虑比5的倍数多出的人数该用多高的直条表示,可以量出纵轴上每格的高度,再把一格大体等分成5份,并由此画出代表相应人数的直条。然后在直条上按年级涂上不同的颜色。
学生完成后,要让学生在相应的直条上方标上数据,并与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
核对。
同桌相互检查直条的高度,颜色是否合适,有没有在直条上方标上数据。
提问:从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获取新知后,内心产生了亲身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迫切需
要,本环节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经历体验数据的统计过程,分析统计信息,加深对复式统计图的认识和内化,进一步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指导完成“练一练”
⑴先观察统计图中上海市和海口市空气质量的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污染指数”的含义和每日各城市的污染指数是多少?
⑵分组讨论:说说两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
⑶提问: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侧重让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巩固、深化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四、回顾总结,整理新知。
提问:这节课你知道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理念:
一、统计知识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
统计学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统计知识的学习、统计方法的掌握、统计观念的发展。统计知识的学习、统计方法的掌握,是发展统计观念的基础;发展统计观念,又必须扎根与循序渐进地学习统计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中。统计方法的掌握、统计观念的建立,离不开实践和经历。要使学生逐步发展统计观念,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中: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统计观念的发展,具有过程性,只有落实好统计知识的教学,落实好统计活动的开展,发展统计观念的教学目标也就在实现过程中。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交流和体验
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认识复式条形条形统计图时,怎样才能一眼看出“甲乙两校哪个年级的人数相差最少”,这就需要“把同年级的两个直条画在一起”(即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这个认知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所以教学时我采用开放式,让学生同桌、前后、分小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在方格纸上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这种教学方式与以往把统计教学仅仅理解为统计图表的教学是根本不同的,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就以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统计过程为主线,无论是新知的引入,创设产生问题的情景,还是试一试、练一练都设计成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参与的丰富活动,在活动中探索、合作、交流,获得体验和感悟,在活动中逐步产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方法。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5
第一课时
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方法,能看懂和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
2.培养学生初步统计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1.复习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我们已经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
(板书:统计图)
(2)导入新授
(出示从报刊或图书搜集的一些学生易于理解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告诉学生: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表三种。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种—条形统计图。
(完成板书:条形统计图)
2.新授
(1)教学条形图统计图的意义及组成。
(2)教学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出示例1
例1某地1996~20xx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xx年
降水量(毫米)9208601005670704
根据表中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2)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自学: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完成这张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1)归纳制作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哪一年的年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
3)哪一年的年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
4)最多年降水量大约是最水年降水量的几倍?
归纳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比较统计表和统计图,想一想: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特点: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3)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75页的“做一做”
注意:画出的直条要准确;直条顶上注明具体数量。
(4)小结: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是什么?在制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5)看书并质疑
3.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1、2题。
4.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会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2.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过程:
1.以旧引新
回答。
(1)统计图分为哪几种?什么是条形统计图
(2)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分为哪几步?
2.新授
(1)揭示课题:这节课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2)学习例2
1)出示例2
例2下面是前进机床厂各车间男、女工人数统计表。
车间
人数
性别合计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
总计570110245215
男工32580110135
女工245301358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2)看书第57页,思考并讨论。
a.例2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表?
b.画这幅条形统计图时,需哪些地方与例1相同?哪些地方与例1不同?
c.在把例2制成条形统计图时,需把三个车间的男工和女工的.人数都分别表示出来,需要怎么办?
3)回答思考题。
例2是一个复式统计表,
与例1相比二者相同点是
二者不同点是
4)依照课本第58页例2中,第一、第二车间的制图方法,完成第三车间的制图。
5)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
6)观察例2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a.男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个车间?最少的是哪个车间?
b.女工人数最多的是哪个车间?最少是是哪个车间?
c.在统计图怎样找出哪个车间的人数最多?哪个车间人数最少?
(3)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4)看书并质疑
3.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12第5、6题。
4.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6
【学习内容】
条形统计图P94——P95
【学习目标】
1、我会根据实际问题,利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
2、我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3、我能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活动中,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
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学习准备】
直尺、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生进行关于天气情况的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表示各种天气的图形符号。(出示表示天气符号图片)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20xx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提出问题: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几天?你能把他们清楚的表示出来吗?
1、整理数据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呢?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画“○”、写“正”字等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的?为什么选用这个方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用写“正”字法来进行统计,比较方便。
2、表示数据。
提问:我们通过画“正”字法来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组天气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才能清楚的表示出来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完成。
汇报展示。
3、分析数据。
提问:刚才这几组同学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汇报时明确指出:这三种方法都能表示出20xx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但是条形统计图能更好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4、小结
像这样用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仔细观察条形统计统计图,除了表示数据的条形外,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
小结: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图日期(指画统计图的时间)、单位名称、条形、横轴(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等组成。
5、比较统计表和统计图
提问:统计表和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1)是条形图与象形图进行对比,条形图可一眼看出数据的大小;
(2)是条形图与统计表进行对比,条形图表示数据更直观。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95页“做一做”情境图。
(1)学生在组内汇报自己出生的月份,组内做好出生月份统计表。 (2)各组汇报统计结果,完成全班学生出生月份统计表。
(3)学生利用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完成教材95页的统计图。
(4)学生根据统计图独立完成教材95页下面的填空题。
2.教材100页1题。
(1)学生在组内汇报自己的睡眠时间,组内做好睡眠时间统计表。
(2)各组汇报统计结果,完成全班学生睡眠时间统计表。
(3)学生独立在教材上完成全班学生睡眠时间统计图。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同时还有哪些疑惑?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一眼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比统计表更加直观,更加清楚,而且方便比较。
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作日期、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7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需要;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分析,同时提出合适的问题加以解决。
2、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用数据来说明、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认识、分析、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感受到统计的广泛应用价值,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形成统计的思想。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统计图中发现信息。
教学难点:
能绘制、补充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出示北京市气温统计图
问:(1)从这幅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一幅条形统计图包含哪些内容?
(4)条形统计图具有什么特点?
二、引导探索,建构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交流信息,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明:能同时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条形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
问:通过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信息。
2、师:红色直条表示北京市的气温,那么深蓝色的直条表示什么呢?
问:你还知道些什么?
3、填写下面的统计表,比较统计图、表,思考问题:
(1)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
(2)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市呢?
(3)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
(4)你从图上还知道些什么?
4、归纳:
通过刚才的观察、分析你对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评价?
三、巩固拓展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一说统计表中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说一说统计图中电脑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把数据填写在统计图中。
生先独立完成,反馈交流,总结如何绘制、补充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2、指导完成“练一练”
(1)观察图:说说污染指数的含义和每个城市的污染指数是多少?
(2)讨论:说说两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为什么?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3、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
四、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生自由回答,师总结(多媒体出示)
五、课外延伸,感知应用
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复式条形统计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几幅复式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8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习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提高学生根据图中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图中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例2的复式条形统计图(20xx年北京市、桂林市各季度的气温情况)
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交流信息,认识这里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问:通过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信息。
2、师:淡蓝色直条表示北京市的气温,那么深蓝色的直条表示什么呢?
问:你还知道些什么?(北京市第一季度的平均气温是1摄氏度……)
3、填写下面的统计表,思考问题:
季度
平均气温℃
城市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北京市
桂林市
(1)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
(2)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市呢?
(3)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
4、小组内填写交流,指名回答填写的结果。
5、问:你对复式条形统计图还有哪些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一说统计表中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说一说统计图中电脑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把数据填写在统计图中。
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写什么?
2、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观察统计图中上海市和海口市空气质量的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每日各城市的污染指数是多少。
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还能了解写什么?
3、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有那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四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练习
教学目标:
1、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能独立完成统计图的填写和比较。
2、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独立完成统计图的填写和比较,以及对数据的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活动需要的数据。
自己班同学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合格情况,收集有关的信息。
二、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1、小组分工整理数据,把数据填入统计表。
项目人数
性别文字处理绘画上网编程其他
男
女
2、小组内交流统计表的数据如何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4、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什么顺序填写的。
注:也可以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的项目开展活动。
三、完成练习二十底第3题
1、分析借阅图书情况统计的数据。
2、根据统计的数据独立完成统计图,想一想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3、指导学生适当重新整理数据,问:如果不分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应怎样整理数据?统计图应该怎样画?(按图书种类把相应的借阅本数相加)
4、学生再独立完成第2个统计图。
5、分析比较:
(1)这两幅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五年级一班有40人,你能分别算出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平均每人借了多少本图书吗?
(3)五年级一班本学期平均每人借了多少本图书?
6、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统计方面有什么新的收获?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或解释。
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培养数据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自主探究、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小明家准备利用假期外出旅游。出发前,小明查阅了很多资料,还把收集到的一些数据制成了统计图。
出示:北京和桂林各个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提问: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说明:引导学生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为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做好必要的认知和情感准备。】
二、设置疑问,激发需求
谈话:爸爸看了小明制作的这两幅统计图,夸奖小明很爱动脑筋,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是爸爸又说,像这样把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画在两幅统计图上,不便于比较。请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能把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情况画在一幅统计图上,就便于比较了。)
谈话:这真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能不能把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情况画在一幅统计图上呢?自己先在下面试一试,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如图1所示,把原来的两幅统计图直接合并在一起。
(2)如图2所示,把原来的两幅统计图合并成一幅图,但没有用颜色进行区分。
(3)如图3所示,把原来的两幅统计图合并成一幅图,但没有标明图例。
按上面的顺序指名汇报自己制作的统计图,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和制图过程。其他同学可以对所展示的统计图进行评价,也可以提出质疑。
明确:图1虽然合并了两幅统计图,但实际上还是两幅统计图,且横轴上的项目重复,比较的时候也比较麻烦;图2虽然把表示北京和桂林两个城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的直条合并在了一起,但颜色相同,不容易区分;图3虽然用不同颜色区分了表示北京和桂林的平均气温,但没有说明哪种颜色表示的是北京市的平均气温,哪种颜色表示的是桂林市的平均气温。
讨论: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北京和桂林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呢?(在图上标清楚哪种颜色表示北京市的平均气温,哪种颜色表示桂林市的平均气温)
讲述:在图3上标明每种颜色或条纹分别代表哪个城市,像这样的标识叫做图例。
谈话:观察这幅新的统计图(图3),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不同?
讲述:像这样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直条表示数量的条形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明: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自己“创造”出复式条形统计图来,体验知识发展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不断完善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完成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建构过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三、动态演示,掌握方法
提问:你会制作这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课件演示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要求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统计图的制作。
【说明: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动态演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形象直观,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分析数据,感受特点
谈话:制作统计图的目的是为了直观的描述数据信息,以便于对数据进行客观地分析。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分别提出教科书书第110页下面的三个问题,让学生逐一回答。
提问:你认为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能直观、形象地反映两组数据的多少,更便于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五、经历过程,深化认识
1.完成“练一练”。
出示题目。
提问:看了这幅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再问:你怎样评价上海市和海口市2004年国庆期间空气质量情况?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一41页例1、练一练,
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日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第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学生分为4-6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想一想,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呢?
谈话:同学们:为了清楚地弄清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数据,就需要对记录单上的数据分段整理。(板书:数据的分段整理)
2:谈话:我们以前学过的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段整理数据呢?请发表意见。(学生的意见可能有数数、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画“正”字记录等。)
3: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张丽华同学用画“正”字记录的记录表:
谈话:除了可以用画“正”字的记录表进行记录?你觉得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板书:制作统计表)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1)引导:这里第一幅是简单的统计表,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
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哪些要求?
说明:完整的统计表需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表示统计的什么、注明什么时候统计的,这里标题是“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2)要有和收集数据相对应的统计项目,这里的统计项目有“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几项,还有“合计”栏;(3)表示的数据,这里表示的是“人数”。
提问:表中的合计起什么作用?(既能反应总人数,又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请你们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3)交流统计表数据。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是多少?(呈现学生的统计表交流、检查,注意统计日期)
追问:表里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说明:统计表除了每个项目要根据整理出的数据正确填写,一般还要计算合计数,它表示各项目的数据相加一共有多少。这里合计数46人,是统计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全班总人数。
过渡:如果更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制成什么?(条形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
(1)引导:现在我们来观察条形统计图,大家讨论一下: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数据的?
提问: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都分组成,怎样表示数据的?
追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高度表示几人?
(2)说明:完整的条形统计图需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这里标题是“某班向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2)一般在统计图的横向底线和纵向左边线上分别表示出项目和数量,这里沿横向底线表示项目,沿纵向左边线是表示数量的刻度,这里每格高度表示2人;(3)用直条表示数据是多少,直条长度要根据左面数量的刻度确定。
【设计意图:本节课学生初次接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根据手机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首先需要了解简单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和表达数据的方式,否则会影响学生在统计表里和统计图上正确地表达数据。因此教学设计展示统计表和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一张统计表和一副统计图要“有哪些要求”“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怎样表示数据的”,了解其结构好数据表达,使接下来自己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具有知识基础。】
2、指导学生完成条形统针图。
引导;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吗?那请大家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学生描图,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统计图数据。
交流:你是怎样表示最喜欢动画类节目和体育类节目人数数据的?(呈现学生的统计图交流、检查)
追问:每类数据的条形高度怎样确定?
(3)小结方法。
提问:回顾填写统计表和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指出:在统计表里表示数据,一要注意正确填写每个项目的数量,二要注意正确计算合计数。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数据,一要看清各类项目的位置。在对应的位置上表示相应的数据:二要根据每格表示几确定条形画多高,准确表示数据;三要在直条的上部标出表示的数量、不管是统计表还是统计图,都要注明统计的日期。
3、简单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里,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人数最多的和人数最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说明:从统计表和统计图里,除了可以知道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各有多少人,还能知道最喜欢哪几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比较多,最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数最少,喜欢不同类节目的人数相并多少等。所以统计可以知道许多想知道的信息,不同的统计又可以知道不同方面的信息。在学习、生活里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想要了解哪方面的信息,就可以收集数据,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出结果,并进行分析。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第105页的例2,第106页做一做,练习二十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通过学习条形统计图,让学生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横向复试条形统计图,能从复试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2、能根据横向复试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新
1、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唤醒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记忆,有助于学习新的内容。】
2、出示五种动物时速统计图。
提问:
(1)它有什么特点?
(2)这个统计图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指名回答后师小结。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分析统计图的方法。】
3、导入谈话
师:同学们,从这个横向条形统计图里发现了很多信息,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统计的知识,继续研究复试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1、课件出示例题2的统计表。
2、指导分析例题2的统计表。
3、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让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一个横向的条形统计图,该怎样画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并得出结论。】
让学生说说:用横条表示停车的数量;同种停车数量要挨紧等。
提问:甲乙两个停车场应该怎样表示?
1、先示范画两条横条,让学生观察、参与。再让学生完成其余的横条,完整统计图。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让学生在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有既定的步骤。】
2、待学生完成统计图后,解答统计图下面的两个问题:
(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大胆设想,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3、课堂活动:完成106页的做一做。
先指导学生审题,分析表中数据,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然后解决统计图下面的提问。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一题
让学生小组里完成统计图下面的两个问题,再集体汇报。
2、完成练习二十第二题
(1)学生汇报得到哪些信息。
(2)第二个问题学生先调查各人的人均居住面积,再在小组里完成,展示学生作业。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对自己表现得评价。
五、布置作业
调查小组人均用水和用电量,制作成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12
(一)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二)教学重点: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时间
一、创设情境。
1、 下面是四年(1)班小组学习成绩统计图,你能在当中发现什么吗?
四年(1)班小组学习成绩统计图
2、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1、用多媒体出示有关的图表数据。
2、讨论,汇报。
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为后面的探究作准备。
5分钟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新知
四、总结;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
3、计论并尝试画《复式条形统计图》。
4、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5、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6、全班汇报交流。分析: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
3)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1、学生独立分析,说一说分析的过程。
2、独立完成,反馈结果
3、独立完成后汇报
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在对比中归纳出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20分钟
10分钟
(四)教学效果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反馈。
2书本第102页练习十九第1题作为测试及反馈。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13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具准备:
课件、直尺、水彩笔、两种颜色的纸板条、
课前谈话:
认识我吗?通过我们上节课做游戏,我了解了你们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听到老师的夸奖什么心情?不用回答,老师从你们的表情已经看出来了,你们的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高兴极了是吗?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走入课堂吧!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现在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共有多少人?其中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你们知道吗?那么,我们就现场统计解决吧!将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2、你们填写的是一张什么表?(统计表)下面老师也带来了一组某地1985~2000年城乡的人口数量统计表(课件:例1统计表)
3、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4、谁最多,谁最少,除了统计表,有没有更形象,更直观的方法呢?(统计图)
5、太巧了,和老师想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和统计交朋友,(板书)
二、单式条形统计图复习: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统计图是什么样的?(课件演示)①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②数字不写行吗?③还缺少什么?(标题)
2、那你能把这张统计图绘制完整吗?现在就请你和你的同桌商量好,你绘制的是城镇,还是乡村的统计图?(选好了吗)接下来挑战开始,比比谁最先、最出色的完成任务!
3、让学生独立说是怎么绘制的?再请其余学生评价。怎么样?
4、刚才绘制的统计图都是直直的、条形的,这样的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
三、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
1、(课件显示两张统计图)老师也制好了这两张统计图
2、刚才只有两组数据,如果有3组呢?那要画几张条形统计图?4张?5张……你有什么感觉?(停顿)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如果把两张统计图合成一张统计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3、如何把两张统计图合成一张统计图呢?(独立思考—同桌交流讨论)
4、学生汇报(教师演示改进)
①这两个条形图分开画好,还是合在一张图好?为什么?(挨着比较起来更方便些)
②变颜色:当学生说颜色变一变时,(故意装傻)他说了什么?怎么变?为什么要变颜色?你们觉得有道理吗?那我没有颜色行吗?(空白)可以吗?我们选择其中一种,这样行吗?对啊,都用同一种颜色就分不出哪个表示城镇?哪个表示乡村?
③除了用颜色区分,还有别的方法吗?(条纹…)为了区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条纹来表示。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要使其他人也明白,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呢?(标出图例)
④加图例:同学们真了不起!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们想出的方法和大家是一样的,在统计图的右上角(课件显示)用图和文字加以说明,他们把这个叫做统计图的图例,“图例”是视图者能够看懂统计图的关键,所以,人们在绘制这种统计图时,往往要先确定图例!
⑤标题:完整了吗?(标题)
5、像这样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进行统计而制成的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
6、观察比较区别:在我们四()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制好了这张完整的复式统计图。下面,请你们静静地观察,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7、课件出示统计图:通过读统计图,你想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什么启发?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8、我们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同学们,我们学到的知识就要学以致用,下面老师想知道你们对于语文、数学、英语和电脑,更喜欢哪个学科呢?(全班分成4组)
第一步:小组内调查的,并把调查的人数填在2号作业纸上的统计表中。
第二步:请根据你们收集到的数据制成复式统计图。(要求一人执笔,其他同学监督。)
(2)欣赏学生作品(每组一名学生拿作品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①正确评价这组同学制的怎么样?(同意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评价)
②老师在这张作品上送一个笑脸
让其他同学认为自己的作品上能送笑脸的请自己表扬自己
2、拓展练习
(1)同学们,今年在我们国家有几件大事发生,那么,令全世界瞩目的是什么事吗?(课件出示:北京奥运会图象)
(2)教师配合图片解说:(这就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五环”代表着世界五大洲的和平和团结,来自世界各地的20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次盛会,大会共设立了958枚奖牌,其中金牌302枚、银牌303枚、铜牌353枚,在这次异常激烈
的角逐竞争中,究竟花落谁家了呢?)请看:北京奥运会进入前四强国家的金、银、铜
牌统计表。(同学们能根据统计表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吗?请大家绘制在3号作业纸上。)
北京奥运会进入前四强国家的金、银、铜牌统计表
金牌数/枚
(3)观察你画的复式的条形统计图,你能从图上发现哪些信息?
(4)请你预测一下,我国代表团在2012年第30届英国伦敦奥运会上将有什么表现吗?
(5)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了,距离2012年伦敦奥运会还有不到四年的时间,通过分析,你想对祖国的运动健儿们说些什么?
(6)让我们再一次回顾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们的风采吧!(课件出示:配乐欣赏图片:)
五、归纳总结:
1,这些运动健儿们都是靠他们的奋力拼搏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老师希望:你们能像他们一样,充分利用生命的每一分钟,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将来有能力在不同的领域为我们的祖国争光、添彩!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看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可真大!生活中很多需要统计的问题,了解了我班的男女人数。课后,把我们四年级()班同学在双休日活动的男女生人数制成一份式条形统计图?并分析数据,看你能发现什么?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14
一、情景导入。
1、你们知道我们班同学吃蔬菜(茄子、土豆、芹菜、菠菜)的喜好程度吗,分别出示收集整理的四(2)班男女生喜欢吃蔬菜情况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图。
3、说一说单式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4、如果在统计图上分别表示出喜欢这几类蔬菜的男生和女生人数,该怎么办呢?
引出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生展示统计图。
4、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
6、根据统计图回答100页的问题
先指名回答,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三、应用反馈
(1)完成第101页“做一做”的统计图的绘制。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交流,回答后面的问题。
(2)、练习十九第一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15篇 篇15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10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将学生的眼光引向社会。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自主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结合实际问题,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2、难点:让学生体会出从单式条形统计图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四、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五、学具准备:直尺、铅笔、水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课件出示凤凰山主题图照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对了,这就是北仑的凤凰山主题公园。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调查表,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前两天呢,费老师对四年级160名同学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的内容是:凤凰山活动项目你最喜欢什么?
师:调查后呢,我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了一个统计表。(课件出示统计表)
请你仔细看,上面一行是项目,有旋转木马、立体电影、激流勇进、海盗船。下面分别是男女各项目喜欢的人数。
师:从表格中你知道什么?
(1)、引出条形统计图
过渡:师:同学们都观察非常仔细,从这张统计表中获得了那么多的信息。
师: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别来绘制统计图吗?
男女生动手操作单式条形统计图。
师:请我们班级的男生完成练习纸中左边的——男生喜欢的活动项目统计图。
女生则完成右边的——女生喜欢的活动项目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师:左边这张图是反映男生各个项目喜欢的人数,右边呢,反映了女生各个项目喜欢的人数。仔细观察你们绘制的这两张统计图,想一想,老师如果不看统计表,只看统计图,有没有办法一眼能看出旋转木马男生喜欢的人数多还是女生多?四人小组交流讨论一下。
师:有没有好的办法,把这两张图中,男女生各项目喜欢的人数全绘制在一张统计图中呢?
课件简单演示同学们设想的统计图。
(预设一: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在男生的基础上再往上画女生。
教师引导:对于这种方法你们有意见吗?能一眼看出这个项目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呢?)
预设二:如果学生一下说出了把男生的画左边,女生的画右边。师:谁听懂了他的方法再来说一说?多请几个学生来说一说。
预设三:如果学生说不出,让学生观察这两幅单式图。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两张统计表,它们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有什么地方是不同的?
相同:横轴上的项目和纵轴上的数据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横轴上每个项目的人数。
引导:师:那我们可以怎么样来把他们男女生的总人数合并在一张表格中呢?
(3)、学生尝试画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现在请你想一想,要求在一张统计图中展示所有的信息。在尝试着在练习纸中间的这张图中画一画。
2、作品展示
师:谁能给他提提建议,怎么样能更明确,更清晰,哪里还可以改进?
先选择1、2个涂得好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班级里展示,渗透认真、仔细的品质。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幅图,这里的淡绿色纵条表示什么?深绿色的纵条又表示什么呢?
质疑一:师:这两条,哪条是男生,哪条是女生啊?别人怎么能看清楚呢?
质疑二:只有我们知道不同的颜色表示的是不同性别,那其他看图的人能明白吗?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那么多的办法,但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们想出的方法是:在统计图的右上角涂出一个小方形,写上表示的是什么,他们把这个叫做统计图的图例,“图例“是视图者看懂统计图的关键,所以,人们在绘制这种统计图时,往往先确定图例,现在同学们利用你刚才学到的知识,把四年级同学凤凰山喜欢的活动项目都绘制在一个统计图里吧!
(预设:同学肯定认为,在条形的上面写上男、女,男、女的方式——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方法?)
横轴下面写得是什么?---项目名称,还要有说明——项目,纵轴上要写上单位。还有统计图的名称。
师:现在请你把刚才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师:谁来说说看,画复式条形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别忘了:统计图的名称、横轴上的项目名称和项目,纵轴上的数量和单位,及图例——课件演示)
师:那统计图上的纵条是怎么来的呢?左右两部分合并在一起。课件演示拉过来的过程。
三、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揭示课题。
1、分析数据
师:看着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
2、揭示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这个统计图分析了四年级同学凤凰山喜欢的活动项目的情况,大家探索出了统计图不仅显示了男生各项目喜欢的人数,而且,还显示出了女生各项目喜欢的人数,像这样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师:相对来说,我们最开始绘制的那些只能统计一种量的,这些是“单式条形统计图“
4、对比分析
师:大家对比一下: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上一页[1][2][3]下一页
小结:在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能展示一种数据的情况,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反映出各个量的变化过程。
三、学以致用,巩固练习。
1、提供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过渡:师: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愿意花钱去体验刺激的活动,进而带动了一系列的消费,凤凰山周边超市的营业额也随之上升。请看一看小超市棒冰和牛奶在4个月中销售情况统计表。
师:同学们能根据统计表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吗?请你完成在练习纸中。
2、复习画条形统计图的注意点及纵坐标的确定
展示学生作品,师:这张复式条形统计图完整吗?请你给他补充一下。
师:他这张图纵轴每个单位表示多少?这张又表示多少呢?都对吗?
3、分析数量关系。
师:你能分析这张统计图上的信息吗?
如果你是超市经理,下个月该如何进货?
师小结:通过这张条形统计图,我们发现了很多信息,也了解了很多情况,也能预测事物变化规律。
四、全课总结
师: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你觉得画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
3、你认为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五、联系生活、拓展介绍。
师:日常生活中,你们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各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与横向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引导的作用,还可以介绍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等,关注知识的延续性。
六、根据统计图来完成统计表并分析数量关系。
1、根据图完成表
师:这是几届奥运会美、中、俄三国金牌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你能说说,在每一届中每个国家获得的金、银、铜奖牌分别是几枚吗?
2、观察这张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信息?
3、根据你们的分析,请预测一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绩会有什么趋势?
4、通过分析,你想对中国的体育健儿们说什么?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